DIY配置搭配注意事项-参考资料+友情提示版

自问自答
2024-12-03 20:34: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以下是我准备攒机过程中手机的一些资料,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一并恳请路过的大大指点出我所收集资料的不对之处!!(添加版)

捷波XBlue-P43主板被赋予了G.P.I节能技术和WIFI无线网络技术
款GTS250使用0.8ns GDDR3显存颗粒,组成1024MB/256bit显存规格,显卡默认出厂频率为738/2200MHz。输出部分,铭瑄 GTS250终结者1024M提供了DVI+HDMI+TV-OUT输出接口,支持各种类型的双头输出模式,可以实现高达2560x1600的高分辨率输出。由于该显卡采用了HDMI输出,方便用户组建高清视频系统。

前端总线(常用FSB表示)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现在有了更高端的QPI总线,但还不是主流(象X58和酷睿I7)它们的频率和带宽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象I7就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将原来的CPU--北桥--内存--北桥--CPU变成:CPU--内存--CPU,数据传输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然-现在的高端P45/P35/X38/X48/G35/G41/G45--E8400/QX9770/Q9550/都是FSB的。现在高端主板都配上了铜导管散热,散热效果大幅提升,对系统稳定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不过现在金融危机下有很多厂商也开始缩水了,铜导管没变-但是上面的散热鳍片开始用铝片镀铜材料

32位操作系统最大寻址能力为4GB,即2的32次方。由于系统BIOS、I/O接口等占用一部分,实际32位操作系统分配给内存的最大寻址能力只有3.25GB。

1.CPU与主板芯片组配合:【内存频率、CPU的总线频率必须=<主板的总线频率 CPU总线频率,主板前端总线,内存频率】
目前CPU主要为:AMD和Intel两家,它们分别需要对应不同的芯片组。决定芯片组支持何种处理器的关键在于北桥芯片。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例,CPU插槽类型 LGA 775 】
具体搭配技巧:【选择主板时,必须根据CPU的品牌、接口类型、特性来选择具体的芯片组】
(A) 主板芯片组所支持的前端总线必须等于或高于CPU的前端总线。
(B)保证CPU的特殊功能能够得到该芯片组的支持,例如:用户使用支持超线程技术的P4处理器,此时就得为其搭配支持该技术的芯片组,否则会造成CPU的性能无法完全发挥,造成资源浪费。
(C)保证主板芯片组所支持的内存标准能满足CPU的需要,不同主板芯片组支持的内存标准不一样,在选购主板时必须考虑内存、CPU、主板三者的搭配问题。
最重要的是:CPU与主板兼不兼容,关键看两者频率、前端总线是否对应或者说是否兼容。 首先得看CPU(针脚)、大小与主板是否对应;再者看看CPU的主频和外频是多少,主板的外频最高支持多少, 一般情况下面主板支持的最高外频内能与CPU的外频相符的话,这就说明是兼容的;还有特别要注意一点的是CPU与主板的电压问题,不要随随便便看到符合以上两种要求的情况就任意下结论,切记切记!
主板的相关注意问题:
(1) 想超频的话,相数越多越好!
(2)留意下是否为大主板,以便买机箱的时候选择。
(3)注意板型结构,以后选机箱的时候看是否支持【一般机箱上会注明机箱结构或适用主板(主板兼容)等】。
选购时当留意产品的芯片组、做工用料、功能接口甚至使用简便性,这就要求对主板具备透彻的认识,才能选择到满意的产品。
2.CPU的外频、倍频和主频关系,以及留意2或3级缓存大小。
主频=外频 X 倍频 Intel FSB频率=Intel P4 CPU外频*4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最大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指的是多少位计算机 如64位])/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对Intel平台来说前端总线是PC内部2台设备之间传递数字信号的桥梁。CPU可以通过前端总线(FSB)与内存、显卡及其他设备通信。FSB频率越快,处理器在单位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数据,处理器利用率越高。对于AMD,K8以后系列CPU来说,由于其CPU内部集成了内存控制器,也就没有了前端总线这个概念,取而代之的是H-T总线频率。】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
南桥芯片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
搭配注意事项:
[1]前端总线带宽(FSB),如果CPU的FSB是800M,主板的FSB只有533M,那么CPU的性能就被限制了,如果反过来,则给CPU升级留了空间。
[2]主板是否支持双核心,如果CPU市双内核的,而主板不支持双内核,CPU就又浪费了不少。
[3]主板是否支持双信道内存。
[4]主板是否支持DDR2或DDR3等类型内存。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AMD的CPU在超频方面都很出色,所以主板能够支持多少电压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3.内存
[ 内存频率不要高于CPU 总线频率 DDR内存的带宽 >=CPU的外频的2倍]。
因有4倍通道,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频率分别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频率分别是400/533/667/800MHz。
内存本身并不具备晶体振荡器,因此内存工作时的时钟信号是由主板芯片组的北桥或直接由主板的时钟发生器提供的,内存无法决定自身的工作频率,其实际工作频率是由主板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内存的工作频率是和主板的外频相一致的,通过主板调节CPU的外频也就调整了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内存工作时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同步工作模式,此模式下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与CPU外频一致,这是大部分主板所采用的默认内存工作模式。另外一种是异步工作模式,这样允许内存的工作频率[上述所说的100-200MHz]与CPU外频可存在一定差异,它可以让内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又或者让内存和外频以3:4、4:5等定比例的频率上。利用异步工作模式技术就可以避免以往超频而导致的内存瓶颈问题。
4.显卡
[[查看是否有外接电源接口 显卡接口:PCI Express x16 2.0(这里有个疑问 有的主板没有表2.0 不知道能否支持显卡上标有2.0的显卡)]]
不能单看显卡的显存芯片上标识的速度值,【一定要询问清楚显存的默认工作频率】。另外,在相同的频率下, 16M 128bit[16M为显存 128bit为数据位宽]的性能可能比32M 64bit还要好。
注意主板的[显卡插槽]对[显卡接口的总线接口]的支持情况。
A卡中AGP显卡具有向下兼容性,但是AGP插槽却完全不是这样:例如,AGP 2X的显卡插到支持AGP 8X的主板上是不行的,因为AGP 8X插槽只能兼容AGP 8X与AGP 4X的显卡,对于早期的AGP 2X与AGP 1X显卡不兼容。-----除了常规的AGP规范,我们偶尔还能看到支持AGP Pro的主板,这种插槽能够提供更高的电压,方便使用那些专业级的显卡。
另外显卡的电压问题(多少伏 主要是购买的电源的功率要足够 这个没整明白 难道是说主板提供的电压满足显卡需要的电压?)也值得注意。【显卡推荐:A卡选蓝宝石或迪兰恒进(制图),N卡选索泰(游戏)】
【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发展潜力相当大。PCI-E和AGP的区别:第一,PCI-E x16总线通道比AGP更宽、“最高速度限制”更高;第二,PCI-E通道是“双车道”,也就是“双工传输”,同一时间段允许“进”和“出”的两路数字信号同时通过,而AGP只是单车道,即一个时间允许一个方向的数据流。而这些改进得到的结果是,PCI-E x16传输带宽能达到2×4Gb/s=8Gb/s,而AGP 8x规范最高只有2Gb/s,PCI-E的优势可见一斑。
显卡的核心和显存:显卡的这两个元素,就相当于主机的CPU和内存。
显卡的显示核心叫GPU(类似于CPU),显卡的核心频率是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类似于CPU主频)。
显卡的核心位宽就是显示核心(GPU)的位宽(类似于CPU位宽),显存容量(类似于内存容量),显存容量决定着显存临时存储数据的多少。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容量是256MB。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
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 位、128 位和256 位三种。一般地,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
【显存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ns)*系数; 显存(核心)带宽=显存(核心)工作频率*显存(核心)位宽/8】
显存频率,是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类似于内存工作频率)。显存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
显存速度即显存时钟周期,就是显存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它是作为衡量显存速度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比较时要综合考虑显卡的频率(包括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位宽(核心位宽和显存位宽)以及显存的速度。【Sp单元 据说也是越多越好?】
5.电源和机箱
选购电源不单单要看总功率还要看12V输出,因为目前的CPU以及显卡这两个耗电大户都是依赖12V输出。现在的电源都要注意下(看介绍图片)是否提供高端显卡需要的pci-e 6pin接口【外接电源接口】。电源不要省钱,中高端以上的电源建议用台系的。
电源主要是考虑到显卡,显卡是整机的耗电大户,上4850和4870或是GTS250和GTX260+的起码要配个额定功率400W的电源,这样系统才会稳定,否则玩这些游戏显卡满负荷时你的电脑会因为电源功率的问题而出现一些状况(频繁重启、死机、直接弹出游戏 等等~~~~),如果你的是GTX285/GTX295、 HD4890的话就上额定600W的吧~!现在很多主板的显卡接口都是-PCI-E 2.0的了,带宽相比PCI-E 1.0翻了一番,供电也更大,这样的显卡接口是为以后的更高性能的显卡做好准备的。另外,分辨率越高-显卡负担越大。
机箱重量一般别低于7KG,太轻会产生共振,板子的厚度别低于0.8MM,还有就是箱体布局要合理(硬盘位不合理:装上硬盘,硬盘插线位正对着显卡位,导致大显卡不好装,更别说两块交火了),材质方面一般普片都是镀锌钢板的,更好的有铝合金、钢的~ 风扇位置方面--后面最好有个能装12CM风扇的位置,最好前面进气位置和装风扇的空间,这样散热才会更好。
6.硬盘:
同等大小的硬盘--单碟要比2,3碟的好/快;
盘的容量越小速度越快(250G/12代比500G/12代快不少);
注意接口类型:SATA 或SATA 3.0Gb/s或SATA2或IDE
7.散热器(风扇)
单颗处理器的TDP值是固定的,而散热器必须保证在处理器TDP[热量设计功耗]最大的时候,处理器的温度仍然在设计范围之内。
8.【音箱】
【听音乐的话2.0的箱子比2.1的强】,玩游戏看电影2.1比较好~~要环绕的可以上5.1的~ 功率方面越大越好,【总之功率不要低于20多W】,卫星箱不要低于8W一个的,低音单元别低于6.5寸的~保证【低音震撼最少要大于12W】的低音单元~太低了声音表现和还原能力就不够了~!!!材质方面当然全木质的好,份量太轻的音箱不具备震撼力,做工用料肯定缩水,E3100 有7KG就不错。
-----------------------------------------
{分频系数的确定}:
AMD平台内存分频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分频系数N=CPU默认主频×2÷内存标称频率】,得到的数字再用“进一法”取整数。注意,“进一法”不是四舍五入,而是把小数点后的数字舍掉,在前面的整数部分加1。
这时,【内存实际运行频率=CPU实际运行主频÷分频系数N】。例如,AM2接口的Athlon64 3000+搭配DDR2 667内存时,我们在BIOS里把内存频率设置为DDR2 667,而此时内存实际工作在DDR2 600下,这就是由内存分频系数引起的。由于此时BIOS的设置值并非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因此我们把BIOS中的设置值称为内存标称频率。
以上面所说的AM2 Athlon64 3000+搭配DDR2 667内存为例:
N=1800×2÷667≈5.397,取整数=6,此时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1800MHz÷6=300MHz,即DDR2 600。如果在BIOS中把内存设置为DDR2 533,则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其分频系数N=7,内存实际工作在DDR2 517下。
对AMD平台而言,直接关系到超频幅度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CPU、内存、HT总线,其中任何一项拖了后腿,整个平台的超频幅度都大受影响。我们可以人为地降低CPU倍频和HT总线倍频,以减少CPU和HT总线对超频结果的影响,这时进行超频就可以确定内存的超频极限。

Intel平台的内存控制器一般集成在主板芯片上,其分频机制也由不同的主板芯片来决定。
【Intel平台的内存分频系数=CPU外频:内存运行频率】。以目前主流的Intel 965/975芯片组为例,其分频机制非常明了,在BIOS中直接提供几个固定的分频系数。例如1∶1、1∶1.33、1∶1.66等等,
E6300的默认外频为266MHz,如果分频系数设置为1∶1.33,则内存实际运行频率=266MHz×1.33=353.78MHz,即DDR2 707。
Intel 平台上直接关系到超频幅度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CPU、内存、FSB总线,其中FSB总线值固定为CPU外频的四倍。Intel 965/975芯片组的分频系数都小于1,分频系数越小,内存运行频率相对于CPU外频的倍数就越大,我们选择越小的分频系数,就可以降低CPU体质对平台整体超频结果的影响,从而测试出内存的极限超频频率。在NVIDIA的nForce680i芯片组上还提供大于1的分频系数,可以让内存低于CPU外频频率运行。
-----------------------------------------

回答2:

以下是我准备攒机过程中手机的一些资料,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一并恳请路过的大大指点出我所收集资料的不对之处!!

32位操作系统最大寻址能力为4GB,即2的32次方。由于系统BIOS、I/O接口等占用一部分,实际32位操作系统分配给内存的最大寻址能力只有3.25GB。

1.CPU与主板芯片组配合:【内存频率、CPU的总线频率必须=<主板的总线频率 CPU总线频率,主板前端总线,内存频率】
目前CPU主要为:AMD和Intel两家,它们分别需要对应不同的芯片组。决定芯片组支持何种处理器的关键在于北桥芯片。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例,CPU插槽类型 LGA 775 】
具体搭配技巧:【选择主板时,必须根据CPU的品牌、接口类型、特性来选择具体的芯片组】
(A) 主板芯片组所支持的前端总线必须等于或高于CPU的前端总线。
(B)保证CPU的特殊功能能够得到该芯片组的支持,例如:用户使用支持超线程技术的P4处理器,此时就得为其搭配支持该技术的芯片组,否则会造成CPU的性能无法完全发挥,造成资源浪费。
(C)保证主板芯片组所支持的内存标准能满足CPU的需要,不同主板芯片组支持的内存标准不一样,在选购主板时必须考虑内存、CPU、主板三者的搭配问题。
最重要的是:CPU与主板兼不兼容,关键看两者频率、前端总线是否对应或者说是否兼容。 首先得看CPU(针脚)、大小与主板是否对应;再者看看CPU的主频和外频是多少,主板的外频最高支持多少, 一般情况下面主板支持的最高外频内能与CPU的外频相符的话,这就说明是兼容的;还有特别要注意一点的是CPU与主板的电压问题,不要随随便便看到符合以上两种要求的情况就任意下结论,切记切记!
想超频的话,相数越多越好!
2.CPU的外频、倍频和主频关系,以及留意2或3级缓存大小。
主频=外频 X 倍频 Intel FSB频率=Intel P4 CPU外频*4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最大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指的是多少位计算机 如64位])/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对Intel平台来说前端总线是PC内部2台设备之间传递数字信号的桥梁。CPU可以通过前端总线(FSB)与内存、显卡及其他设备通信。FSB频率越快,处理器在单位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数据,处理器利用率越高。对于AMD,K8以后系列CPU来说,由于其CPU内部集成了内存控制器,也就没有了前端总线这个概念,取而代之的是H-T总线频率。】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
南桥芯片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
搭配注意事项:
[1]前端总线带宽(FSB),如果CPU的FSB是800M,主板的FSB只有533M,那么CPU的性能就被限制了,如果反过来,则给CPU升级留了空间。
[2]主板是否支持双核心,如果CPU市双内核的,而主板不支持双内核,CPU就又浪费了不少。
[3]主板是否支持双信道内存。
[4]主板是否支持DDR2或DDR3等类型内存。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AMD的CPU在超频方面都很出色,所以主板能够支持多少电压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3.内存
[ 内存频率不要高于CPU 总线频率 DDR内存的带宽 >=CPU的外频的2倍]。
因有4倍通道,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频率分别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频率分别是400/533/667/800MHz。
内存本身并不具备晶体振荡器,因此内存工作时的时钟信号是由主板芯片组的北桥或直接由主板的时钟发生器提供的,内存无法决定自身的工作频率,其实际工作频率是由主板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内存的工作频率是和主板的外频相一致的,通过主板调节CPU的外频也就调整了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内存工作时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同步工作模式,此模式下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与CPU外频一致,这是大部分主板所采用的默认内存工作模式。另外一种是异步工作模式,这样允许内存的工作频率[上述所说的100-200MHz]与CPU外频可存在一定差异,它可以让内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又或者让内存和外频以3:4、4:5等定比例的频率上。利用异步工作模式技术就可以避免以往超频而导致的内存瓶颈问题。
4.显卡[查看是否有外接电源接口]
不能单看显卡的显存芯片上标识的速度值,【一定要询问清楚显存的默认工作频率】。另外,在相同的频率下, 16M 128bit[16M为显存 128bit为数据位宽]的性能可能比32M 64bit还要好。
注意主板的[显卡插槽]对[显卡接口的总线接口]的支持情况。
A卡中AGP显卡具有向下兼容性,但是AGP插槽却完全不是这样:例如,AGP 2X的显卡插到支持AGP 8X的主板上是不行的,因为AGP 8X插槽只能兼容AGP 8X与AGP 4X的显卡,对于早期的AGP 2X与AGP 1X显卡不兼容。-----除了常规的AGP规范,我们偶尔还能看到支持AGP Pro的主板,这种插槽能够提供更高的电压,方便使用那些专业级的显卡。
另外显卡的电压问题(多少伏 主要是购买的电源的功率要足够 这个没整明白 难道是说主板提供的电压满足显卡需要的电压?)也值得注意。【显卡推荐:A卡选蓝宝石或迪兰恒进(制图),N卡选索泰(游戏)】
【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发展潜力相当大。PCI-E和AGP的区别:第一,PCI-E x16总线通道比AGP更宽、“最高速度限制”更高;第二,PCI-E通道是“双车道”,也就是“双工传输”,同一时间段允许“进”和“出”的两路数字信号同时通过,而AGP只是单车道,即一个时间允许一个方向的数据流。而这些改进得到的结果是,PCI-E x16传输带宽能达到2×4Gb/s=8Gb/s,而AGP 8x规范最高只有2Gb/s,PCI-E的优势可见一斑。
显卡的核心和显存:显卡的这两个元素,就相当于主机的CPU和内存。
显卡的显示核心叫GPU(类似于CPU),显卡的核心频率是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类似于CPU主频)。
显卡的核心位宽就是显示核心(GPU)的位宽(类似于CPU位宽),显存容量(类似于内存容量),显存容量决定着显存临时存储数据的多少。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容量是256MB。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
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 位、128 位和256 位三种。一般地,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
【显存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ns)*系数; 显存(核心)带宽=显存(核心)工作频率*显存(核心)位宽/8】
显存频率,是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类似于内存工作频率)。显存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
显存速度即显存时钟周期,就是显存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它是作为衡量显存速度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比较时要综合考虑显卡的频率(包括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位宽(核心位宽和显存位宽)以及显存的速度。【Sp单元 据说也是越多越好?】
5.电源
选购电源不单单要看总功率还要看12V输出,因为目前的CPU以及显卡这两个耗电大户都是依赖12V输出。现在的电源都要注意下(看介绍图片)是否提供高端显卡需要的pci-e 6pin接口【外接电源接口】。电源不要省钱,中高端以上的电源建议用台系的。
6.散热器(风扇)
单颗处理器的TDP值是固定的,而散热器必须保证在处理器TDP[热量设计功耗]最大的时候,处理器的温度仍然在设计范围之内。
-----------------------------------------
{分频系数的确定}:
AMD平台内存分频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分频系数N=CPU默认主频×2÷内存标称频率】,得到的数字再用“进一法”取整数。注意,“进一法”不是四舍五入,而是把小数点后的数字舍掉,在前面的整数部分加1。
这时,【内存实际运行频率=CPU实际运行主频÷分频系数N】。例如,AM2接口的Athlon64 3000+搭配DDR2 667内存时,我们在BIOS里把内存频率设置为DDR2 667,而此时内存实际工作在DDR2 600下,这就是由内存分频系数引起的。由于此时BIOS的设置值并非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因此我们把BIOS中的设置值称为内存标称频率。
以上面所说的AM2 Athlon64 3000+搭配DDR2 667内存为例:
N=1800×2÷667≈5.397,取整数=6,此时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1800MHz÷6=300MHz,即DDR2 600。如果在BIOS中把内存设置为DDR2 533,则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其分频系数N=7,内存实际工作在DDR2 517下。
对AMD平台而言,直接关系到超频幅度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CPU、内存、HT总线,其中任何一项拖了后腿,整个平台的超频幅度都大受影响。我们可以人为地降低CPU倍频和HT总线倍频,以减少CPU和HT总线对超频结果的影响,这时进行超频就可以确定内存的超频极限。
Intel平台的内存控制器一般集成在主板芯片上,其分频机制也由不同的主板芯片来决定。
【Intel平台的内存分频系数=CPU外频:内存运行频率】。以目前主流的Intel 965/975芯片组为例,其分频机制非常明了,在BIOS中直接提供几个固定的分频系数。例如1∶1、1∶1.33、1∶1.66等等,
E6300的默认外频为266MHz,如果分频系数设置为1∶1.33,则内存实际运行频率=266MHz×1.33=353.78MHz,即DDR2 707。
Intel 平台上直接关系到超频幅度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CPU、内存、FSB总线,其中FSB总线值固定为CPU外频的四倍。Intel 965/975芯片组的分频系数都小于1,分频系数越小,内存运行频率相对于CPU外频的倍数就越大,我们选择越小的分频系数,就可以降低CPU体质对平台整体超频结果的影响,从而测试出内存的极限超频频率。在NVIDIA的nForce680i芯片组上还提供大于1的分频系数,可以让内存低于CPU外频频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