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姓名的专业问题

2025-04-08 09:53: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齐姜
芈楚
二、公子、或者王子。
只要是楚国王族后人都这样称呼。
就算是春秋的齐桓公也曾经被称为公子小白,晋文公曾被称为公子重耳。
这个公子、王子就是身份。贵族身份的表示。
三、你怎么不吧百里孟明视、西乞术跟白乙丙加一块儿说???(ˇˍˇ) 想~
白起的祖先是楚国公子后人白公胜。你有兴趣可以查查《史记》。你自己看看白公胜是什么年代的人。什么时候白起成白乙丙的孙子了...你也不想想...白乙丙是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0年在位)的将军,白起是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49年在位)时代的将军...差多少年您先弄清楚了...什么人这么牛一口气活一百岁生儿子,儿子一百岁生孙子...
白起就姓白。他祖先是楚国王族,也可以叫熊起或芈起。他为什么后来会在占领楚国首都郢城之后疯狂杀戮,就因为他祖先与楚国有仇恨,本来楚平王就该立太子建(白起祖先),结果不但不立,还要杀,造成伍子胥跟太子建逃亡的结果。
伍子胥鞭楚平王尸,白公胜回国造反不成被迫自杀...后来才有白起。
四、谁跟你说没有俩字名字的帝王来着,秦二世叫什么?嬴胡亥!!!
东晋安帝叫什么?司马德宗!
东晋恭帝叫什么?司马德文!
你先仔细看好了再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的这个不是规律啊...
呵呵呵
自然汉朝四百年就一个汉昭帝刘弗陵是三个字的名字,但这件事儿毕竟不是规律啊...
假如果然有的话,哈哈哈在下才疏学浅不晓得什么朝代有这种规矩了,呵呵呵。
也不是“断层”现象,汉朝以后备份现象渐渐明确起来。
例如刘邦叫刘季,季是代表他是刘太公第三个孩子的身份,按照这种方法起名字...太易重名了...
当然备份也不一定是某字辈。
也可以是名字中带偏旁,像北魏孝文帝的孩子名字中都带竖心旁(如宣武帝元恪)。这样的名字也是只有俩字。
到东晋后期,人们对这个名字的辈分就看的很明白了,尤其是汉族,包括帝王在内都一样,一个字儿的名字不成就俩字的。
但是仍然这里面没有规律。不信你自己看看隋文帝叫杨坚,隋炀帝叫杨广...唐朝皇帝也多是俩字名字,少有三个字的名字。宋朝的也多是俩字儿的名字,如徽宗赵佶、高宗赵构...
直到明朝朱元璋给孩子起名还是用部首,像太子朱标、成祖朱棣。
朱棣以后辈分就开始明确了。仁宗朱高炽,他弟弟叫朱高煦。宣宗的俩儿子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都是祁字辈的。后面不一一列举了。
大体上,一个字的名字比较容易起,也比较容易记。
至于你说的有规律,呵呵呵,实在是不曾听闻。
你要是有耳闻,不妨教教我,呵呵呵,大家相互学习嘛。(*^__^*) 嘻嘻……
———————————————————————————————————
一、就不必回答了吧...(ˇˍˇ) 想~“tongfen81”说的很不错了...
二、正史上恰恰是记载“子反”“子兰”这些称呼居多。前边儿说过了,身份!这个“子”字确定的恰恰是这些人的贵族身份。
三、《战国策》上面资料真实性很难以令人相信的...例如著名的《唐且不辱使命》你有兴趣可以查查看,没有影的事儿。荆轲带着寸把长的匕首还要藏到地图里才能带进去,何况是唐且身上三尺的长剑...就算带了...想想荆轲的下场,唐且又怎么可能站着出去...所以你说的这个出处很难令人信服的。白起是白公胜的后人无可疑!
自己看看http://baike.baidu.com/view/33884.htm
或者是http://baike.baidu.com/view/390695.htm
前边儿跟你说了,白起之所以会大肆屠杀楚人,就因为他祖先楚太子建和白公胜与楚国之间的仇恨。
白起又叫公孙起,就因为他是楚国王族的后人。
四...这个回答的也太多点儿了吧...(ˇˍˇ) 想~
(*^__^*) 嘻嘻……还有事儿就私下问吧,这里面回答是有次数限制的。(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