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很不清楚,我只能给你大概说一下:
杀了人必须看案件的情节,比如杀人者有防卫性质(哪怕是防卫过当)、避险性质,那么肯定要轻判。
如果被害人有挑衅或其他比较大的过错,那么可以适当降低杀人者的量刑(因为他是被挑衅后激怒的,所以对普通人威胁相对小些)。
还有杀人手段和杀人后的后续行为。比如拿火烧死人,一般来说就比用刀捅死要严重;分尸抛尸奸尸更是会被认为是很恶劣的行为(虽然此时杀人行为本身已经结束了,但是仍然可以用来侧面推测杀人者的情节)。
按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过失杀人的,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现在的司法实践是只要给了被害人家属一定的赔偿(要协商而定),一般不判死刑立即执行的。除非家属就想让他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