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佛母在汉传佛教和日本佛教中,是一支极为流行的本尊法门。在藏传宗派中,也有这位佛母之传承。 准提佛母是观音大士的化身。作准提佛母的修持,可令行者回遮任何周、年、月、日、时而引致之不良影响,也能遮止任何由星曜、节令及方向不吉祥所导致之不良影响。此外,准提法门更能特别有效地对治邪术的加害和令心愿圆满。以上为此法门的世俗利益。在出世间利益上,修持此法门者能得生于此佛母之净土,乃至最终成就佛境。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阿弥陀佛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六观音之一。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 "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千手观音是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封神演义原是中国平民娱乐文学,约成书于隆庆,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
吴承恩(1504-——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任蕲州荆王府经善(掌讲授之事,相当现在秘书一职)。任职期间,吴承恩长期到蕲州民间采风,广泛搜集素材,从而著就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
吴承恩开始写书的时候许仲琳才刚出生,所以,应该是《西游记》更早。
首先菩提祖师是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
其次,道教是没有菩提这个名词就算有也是引用佛教的。菩提是佛教术语,菩提是梵语的音译,译成中文就是觉悟的意思。佛教中有一位须菩提,这位尊者在金刚经中以及很多经典中都有出现。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尊者解空第一。正好与小说中的菩提老祖合得上。这就说明菩提祖师的原型就是须菩提尊者。所以说菩提老祖是佛教的不是道教的。
道教的.你没看见菩提祖师住的地方叫做“三星观”吗,观就是道观,当然是道教的了
您好,《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小说中虚构的道教人物,在现实道教中并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