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与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现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德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1] 明清曾几度仿制,效果多为透亮,现代也有很多制瓷工匠尽力角逐,特色参差不齐,质地疏松者易吸水吸异味适宜摆件,饮用器皿要求胎质瓷化。
简单的说,物依稀为贵,而且汝瓷本身就是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