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概念首先是包含着宇宙观方面的丰富内涵,主要意指天地万物的存在本根,即所谓的“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万物之宗”(四章)。不过,引人注目的是,在界定“道”的本质特征(“常”)时,老子恰恰也特别选择了“无为而无不为”六个字,明确提出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这一著名命题,从而使他指认的“道”依然浸润着“为”的深度意蕴。结果,通过这一界定,老子不仅试图从“为”的视角解说“道”,而且力求从“道”的高度关注“为”,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为”从一个普通的字辞提升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哲学范畴。
向天地日月整个人类昭示:““道为何物宇宙名!道为何物自然名!道为何物无极名,道为何物物母名!道为何物有无名!
道,它是什么?
道,它就是你的本心。
你心中那无形的道路,那无声的指引,随着它,就可以走向不与别人同样的道路。
那,就是你的道。
“道”是李耳的哲学猜想,实际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