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足: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兰亭集序》:“快然自足。”
辱:辱没;受屈辱。《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止:中止。《〈论语〉十则》:“臂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殆:危险。《论语》:“思而不学则殆。”
整句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拓展延伸: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名望和生命谁更值得亲近呢?生命与财货谁更值得赞美呢?得到与失去谁给值得担忧呢?过分爱惜名声就要付出很大耗费,过多贮藏财物一旦损失也必然巨大。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
知足不辱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因为有求于人而被侮辱,知止不殆意思是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做出过分的事而把自己置于险地。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知道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存在忧患。这两句话告诉人们要学会知足和适可而止,不要贪心,否则容易陷入危险。
你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知足于内而不争虚名,就不会有屈辱;知止于外而不贪得无厌,就不会有忧患,如此可以使身体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