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待测液中加入氯化钠,产生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一定含有银离子,所以A是氯化银沉淀,溶液A 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显示黄色,则含有钠离子,但是前一步加入的是氯化钠中含有钠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待测液中是否含有钠离子,
故答案为:不能;溶液A焰色反应呈黄色可能是因为待测液中加入了NaCl的缘故;
(2)该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不会含有Fe3+,向A中加入硫酸钠,产生白色沉淀B,则B为硫酸钡,一定含有钡离子,向B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的白色沉淀D,向溶液D中加二氧化碳,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所以沉淀E是氢氧化铝,产生白色沉淀D只能是氢氧化镁,C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其中的氢氧化铝可以溶解于氢氧化钠中,得到D溶液是偏铝酸钠溶液,所以一定含有镁离子和铝离子,所以一定含有的离子是:Ag+、Al3+、Ba2+、Mg2+,能和银离子共存的阴离子只有硝酸根离子,且硝酸根离子和其他阳离子也可以共存,故答案为:NO3-(硝酸根离子);
(3)根据(1)(2)的分析,沉淀A是氯化银沉淀,沉淀B为硫酸钡,沉淀E是氢氧化铝,沉淀C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
A | B | C | D |
AgCl | BaSO4
| Mg(OH)2和Al(OH)3
| Al(OH)3
|
;
(4)氢氧化铝可以溶解于氢氧化钠中,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即OH
-+Al(OH)
3=AlO
2-+2H
2O,故答案为:OH
-+Al(OH)
3=AlO
2-+2H
2O;
(5)实验后只测得沉淀C:Mg(OH)
2和Al(OH)
3和固体F氧化铝的质量分别为ng和mg,根据铝元素守恒,mg氧化铝中Al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2mol,即和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铝离子的浓度c(Al
3+)=
mol/L,根据铝元素守恒,氢氧化铝的质量是
×2mol×78g,根据Mg(OH)
2和Al(OH)
3的总质量是ng,所以氢氧化镁质量是(n-
×2mol×78)g,所以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浓度是c(Mg
2+)=
mol/L,故答案为:c(Al
3+)=
mol/L,c(Mg
2+)=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