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损失对审计收费影响在什么地方?

2025-04-08 10:12: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是商业银行预期在特定时期内资产可能遭受的平均损失。
预期损失是比较确定的,实际发生的损失一般围绕平均值波动。因此在管理上,可以把平均损失值看成是相对确定的,以准备金的形式计入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可通过定价转移在产品价格中得到补偿。现代商业银行将预期损失视为风险成本,作为总成本的一部分。
󰀁
预期损失模型实质上反映了对金融监管为代表的外部压力妥协,在理论上立足于金融监管逻辑框架而非会计观念基础,因此引致了与现行会计概念框架的诸多不协调,一旦采用必将对会计基本理论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可能导致会计监管独立性受损的严重后果。
(1)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背离了会计的客观真实性目标。在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国际会计基本准则核心要求是会计信息应真实可靠,金融监管基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也格外强调审慎性。当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审慎性冲突时,金融监管要求审慎性优先,并通过预期损失模型来体现,而预期损失模型明显背离了会计目标的客观真实要求,可能引起会计理论的混乱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2)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增加了会计操作难度,对金融企业的数据系统进行挑战。采用预期损失模型面临如何分摊预期损失,如何将已减值资产从资产组合中剥离等具体会计操作问题。另外,估算金融资产的损失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且面临着历史数据是否完整可靠的现实问题,这些都会降低会计行政管理的效率,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和社会成本的增加。
(3)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超出了市场投资者的理解能力。预期损失模型不仅需要对预计损失进行估计和现值计算,还涉及各种利率和汇率换算等金融专业知识,远远超出对普通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一般投资者很难明白财务报告中相应数字的含义,难以了解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质量,也就难以作出有效的决策,最终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回答2:

在审计失败概率和面临诉讼风险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事务所遭受损失的大小取决于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目前,我国事务所大多采用两种形式:合伙制和有限公司制。相对公司制而言,合伙制事务所合伙人承担的无限责任决定了其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因此在同被审计对象商定有关审计收费条款时,要价较高。而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0.1025的回归系数也验证了上述分析。此外,2003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将举证责任由投资者转向了注册会计师,迫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更加考虑审计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正如“深口袋”理论所证明的那样,规模大的事务所更容易面临法律诉讼,并且在诉讼失败时,相对较高的偿付能力决定了其对利用失真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赔偿更多。

另一方面,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大事务所在职业声誉丧失、客户流失等方面遭受的损失都要大于中小事务所。巨大的潜在损失为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提供了正向激励。这种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要通过较高的收费得以体现。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明显呈现出“四大”事务所收费高于本土事务所、本土大事务所单位资产收费也高于中小事务所的特征。笔者将为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分为三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年收入5000万以上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内年收入5000万以下会计师事务所。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其每万元资产收费分别为3.4411元,2.9018元和2.659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