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畴昔之夜】:畴:助词,无义;昔:往日。指前一夜里。
【更深夜静】: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连昏达曙】: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连明彻夜】: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连明达夜】: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连明连夜】: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连宵彻曙】: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宵达旦”。
【连宵达旦】: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三更半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通宵达旦】: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五更三点】:五更:古代一夜区分为五更,五更为早四点至六点。五更的第三点,约是早五点十分左右。
形容午夜的词语
夜色苍茫、灯火阑珊、月明风清、火树银花、万家灯火、黑更半夜、漆黑一团、漆黑一片、夜色朦胧、月黑风高、月白风清、月落星沉、月明千里、月明星稀、
夜色阑珊、万籁俱寂、月黑风高、灯火通明、漆黑一片、夜凉如水、夜深人静、深更半夜、半夜三更
1、月黑风高
【解释】: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自】:杨朔《秋风萧瑟》:“遇上月黑风高的晚上,飞砂走石,满地乱滚,长城就在咬牙切齿骂人了。”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
2、万籁俱寂
【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自】:邹韬奋《我的母亲》:“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
3、夜深人静
【解释】: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自】:汉·蔡琰《胡茄十八折》:“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
【示例】:听到月高初更后,果然弦索齐鸣。恰喜禁垣,~,琤璁齐应。◎清·洪升《长生殿·偷曲》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形容十分安静
4、深更半夜
【解释】:指深夜。
【出自】:巴金《秋》四十二:“这样吵下去有什么意思?深更半夜,还闹得四邻秒安的。”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深夜
5、半夜三更
【解释】: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出自】: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
夜黑风高。 月黑风高
漆黑一片 夜凉如水
污漆抹黑 夜深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