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又名观音草,属常绿灌木。原产我国南部。多为野生,现开发为观叶新贵。因四季常青、植株秀美、叶片碧绿、叶形幽雅,如同小竹,深受人们喜爱。
病害
棕竹主要病害是芽腐病、黑斑病等。
1.芽腐病
(1)症状特征
幼芽和嫩叶受害,叶片未展开即先行枯萎,浅灰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展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整个树冠死亡。未展开的嫩叶基部组织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已展开的嫩叶基部常呈灰绿色水渍状。湿度高时,在病斑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在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浇水传播。
(2)防治方法
①精心养护。2~3年换盆1次,用酸性腐叶土。10~15天浇灌1次0.1%~0.2%硫酸亚铁水溶液。注意不要浇水过多,以防烂根。保持通风透光。
②发现病部及时剪除。
③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可防止病菌扩展漫延。
2.黑斑病
(1)症状特征
病斑初为大小不一的近圆形灰色或黑褐色斑,后中央褪为浅色,周围围绕宽窄不一的黑色圈,叶背出现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大面积干枯。在高温、多湿环境下,病菌易漫延扩大为害。
(2)防治方法
①加强养护。控制好养护环境的温、湿度,减少叶片受伤机会。
②进入雨季发病前,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锌可湿粉剂500倍液、53.8%可杀得干悬浮剂800倍液。要在开始发病时就打药,压低前期菌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