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药物预防:早期识别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是健康人群预防V.旺的关键,具体方法有减肥、低脂饮食,戒除烟酒,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蹲、坐等。术后患者应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或下肢被动运动。机械性预防方法主要包括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和逐级加压弹性袜(GCS),它们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回流加速。临床上常常将机械性方法作为抗凝等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2.药物预防:常用药物包括小剂量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华法令等。LDUH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一般于术前2 h给药,初始剂量5000 U,维持剂量应严格个体化,以AFIT达到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且无明显出血表现为最佳。应注意肝素高敏和肝素过敏的特殊人群,加强使用前后的监测。LMWH与LDUH相比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出血反应小、皮下注射方便,正逐渐取代LDUH成为中、高危患者的首选药物。推荐剂量每天1-2支皮下注射,一般无须实验室检测。华法令作为口服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门诊患者的治疗,使用剂量应个体化,标准是维持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华法令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应加强检测[2]。
3.物理预防:对出血或有大出血高风险及一旦出血后果特别严重的VTE高危患者可给予物理预防——间隙充气加压装置,抗栓弹力袜,足底静脉泵。早期开始大腿和小腿及踝关节活动对于预防DVT具有重要意义。当出血或出血风险已降低,而发生VTE风险仍持续存在时,可以进行抗凝药物预防或药物预防联合物理预防。
4.腔静脉滤器:不建议常规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作为VTE医院内预防措施。对存在抗凝禁忌证、抗凝治疗并发症的高危VTE风险患者,或髂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存在发生高危PTE风险的患者,可考虑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
5.特殊问题:对因其他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或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已充分抗凝治疗的患者,应结合患者合并疾病的治疗情况进行权衡,尽量避免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以免增加VTE预防的出血风险;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应在术前4周停用含雌激素类药物;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前,应参考药物及医疗器械生产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3]。
抬高双腿使体位改变,帮助静脉血液回流,有利于腿部的静脉压力的降低,防止静脉曲张的形成。弹力袜要选择弹性较高的袜子(医用),在每日下床之前,将双腿举高慢慢套入。弹力袜的压力能改善且防止下肢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