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2024-12-01 11:17: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多年的理科学习经历,使我越来越感觉到科学素养对于一个人是有多么重要。其绝不仅仅是科学世界的重要构成,更有助于所有普通人应对当今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也将是不远的未来——终身学习型社会中所有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不得不说,科学素养在我国全体民众中的缺乏是非常严重的!而这种缺乏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小到个人的损失,大到国家的决策失衡(不过幸好祖国很心疼我们,国家决策通常不用我们费心……-_-!),譬如英国全民公投脱欧。个人的损失尚还好说,集体性质的损失,有时会给全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譬如2010年火起来的伪食疗养生专家张悟本,当时他可谓是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所出图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卖到脱销,各大电台纷纷请他做节目,宣传其所谓的食疗养生理论,而且他出诊的“悟本堂”也是重金难求一号。当然,一个昔日的会一点推拿技术的下岗工人能够火到这个地步,必然有深刻的社会因素(无良机构为推手、中医界个别人士为了眼前利益自毁中医前程的短视、医疗保障体系的严重匮乏、媒体追求收视率的天性、下岗工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创业的个人优秀品质等等多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可以写很多内容,不过都不是今天剖析的重点。我仅谈一点,就是我们全体公民科学素养的不足,给了他很大随意发挥的空间。简言之,就是我们的无知纵容了他。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科协于2015年3-8月开展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相当于一百人中,有大约6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当然相对于2010年的3.27%还是有很大提升的,不过我们要看到,位居全国前三位的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即使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或省份,但比起发达国家来说,只相当于欧美2000年左右的平均水平①,而这也仅仅是相对于上北天这三座城市来说的,更别提平均水平了。可想而知,这差距有多大!

正因为我们的公民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所以当前网络上出现的反智主义倾向,社会上骗子层出不穷的情况,以及很多社会非理性现象,都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所以本文重点来了,就是要谈一谈怎样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

虽然美国教育家柯南特早在1952年就提出了“科学素养”这个概念②,但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仍没有对此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解。这也正常,一是世界各国具体国情与具体理解不同,二是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概念,是复杂的,发展的概念。不过我们对科学素养的一些基本认识还是能够形成共识的。本文限于篇幅,主要谈三点:

首先,我们要用实证主义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不管你的学识多么渊博,一旦缺少了实证主义的思想,在现代社会里都是落后的。什么是实证主义?简单来讲,就是“基于观察的实践”③,什么叫“基于观察”?就是一个人的研究结果可以被重复实验的,可以被“同行评审”通过的。我们来看看那位张悟本先生的核心“理论”——食疗可以治疗恶性疾病,哪怕我们不懂中医的人,只要想一想他的那一套是否有做过临床试验?有没有在医学专业期刊发表过论文等?就不至于上当受骗了。另外,这样的思考也让我们冷静且理智,如果绿豆真的如其所说能“包治百病”,茄子真的能“吸收体内油脂”并且“效果显著”,那么为什么没有制药企业把这些食物材料提纯制药呢?效果难道不是更好吗!

虽然我们的个别制药企业确实出现过一些问题,但请不要对药品本身丧失信心,否则就是因噎废食了。要知道,任何一种新药的问世,都要经历一个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再到临床试验这样一个极其漫长而严谨的过程。在我有限的去医院的经历中,我自己就不止一次地在医院的墙上见到招募新疗法(或新药)志愿者的告示,那些志愿者要去干什么?他们就是要试验这款药(或疗法)的人体疗效和副作用的。所以我们平时买药时看到西药都会标注有明确的副作用,别看那寥寥数行文字,里面无不包含了大量志愿者的数据统计结果,甚至还有个别志愿者的生命!

这也是为啥我们的大多数中药在国外禁售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成分往往“保密”,副作用往往“不明”。但是,我不想下结论定义中医是不是伪科学,因为科学素养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就是对于未知/未明确的事物,要用包容与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即不确定的事情不要轻易“判定”,但要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后自会确定。这个认识无形之中也会让人更加谦逊,因为科学的本质都要自己谦虚而不武断,我们为人岂不更要如此。

再举个例子,很多行业在都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新的工作方法,那这些新方法好不好呢?就要去做实证研究,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只能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伽利略之前的时代,那时候人们解决问题基本靠辩论,谁辩论的有理有力谁就是boss,这是多么可怕的存在(虽然在当时是有一定作用的)。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高校都会开很多公开课、精品课,那这些精品课程到底是不是精品呢?不能只看教授的名望与个人的治学态度、水平,还要用学生最终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数据来说话,而且要有对照组。这才是治学应有的严谨态度。

另外,刚才还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同行评审”。什么叫“同行评审”?我想哪怕没有接触过这个词的人也能猜个大概,对,就是任何一个科学研究结果都要经过业内同行的重复实验或审核认可方才能够成为公之于众的科研成果,而且该结果出版后,更会引来各地同行的评审。别看这个过程看似很浪费纳税人的钱,但是这可以保证该结果不是个别科学家一时头脑热或者有意拼凑的,即保证了科学研究本身的科学性与相对的真理性。还得说说张悟本先生,他出书之后,与他同住一小区的很多老街坊据说见面都会调侃他,说你一个推拿按摩的下岗职工居然还出书,还成了什么食疗养生专家等等。你看,这就是民间的“同行评审”,虽然粗糙,但及时有效。我想如果在当时电视台能够采访并播出他的街坊们的言论,那么被他“忽悠”的人数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了。

其次,要时刻提防不可证伪性的论断。

什么是“可证伪性”?为什么他对于科学研究如此重要?难道可证伪性是要求我们不得不证明一件事是错误的、虚假的吗?当然不是。通俗地讲,可证伪性是指虽然这件事很大可能是对的,但是该事件仍然必须具备可以证伪的可能,也就是说不能出现那种“怎么说都对”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真的是大量充斥于我们周遭的生活中的。

对于生活中的那些说教性的谚语或者所谓普世的“真理”,很多都是我们要提防的。譬如:

甲:“YY山上的XX大仙很灵验,去拜一拜可以报平安哦。”

乙:“可是我朋友上个月才去拜过,就出了车祸呢……”

甲:“那是因为他心不够诚!”

而如果因为拜了所谓神仙,就果真“平安”了呢?那一定会被归结为“你看,多亏你拜了XX大神”。这就是不可证伪性,这种强盗式的逻辑就像一个封闭的内循环,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导致相同的结论出现,你说可笑不可笑?再来一个搞笑一点的例子:

师:“你一定要努力学习!那样你才能有好成绩!”

生:“可我努力了啊,咋还不好呢?”

师(语重心长道):“孩子,你还要再努力一点啊!”

生:……

还有一些民间谚语本来就是互相矛盾的,譬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为啥还会有“三个和尚没水喝”?有时候人们会告诫晚辈“行走江湖,安全第一”,有时候我们却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时常告诫孩子们要“今日事今日毕”,但又经常让孩子“凡事顺其自然”。你看,如果我们盲从并滥用这些没有任何实际指导意义的俗语去教育孩子,孩子的内心是会有多么纠结!

其实,“昨日的常识往往变成今日的谬论”④,譬如我小时候换牙时掉的牙都要放在哪里哪里,有利于以后长牙。还比如过去(甚至现在)的很多人都觉得妇女生产后要在床上静卧一个月且不能洗澡,即要“坐月子”,还有一堆中医理论等等,但你以为这是我们独有的吗?其实不是,产褥期不能见风不能洗澡在19世纪前可算是全世界共有的“常识”了。英国学者Petrina Brown在其著作《Eve:Sex,Childbrith and Motherhood Through the Ages》中描述了欧美女性的千年生育史,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直到公元19世纪末,细菌和感染的联系才为人所知,在之前卫生环境向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让情况更加混论的是,因此分娩的房间总是被关闭得密不透风。”你看,情况是多么相似。虽然现代医院早已经不用过去“坐月子”的方法了,但是一旦产妇回家,就会受到周围几乎所有长辈的好心“保护”。最终,如果听话的产妇没有什么产后疾病,那就是“坐月子”的“功劳”,而如果有什么产后疾病,那一定就是哪里“见风”了……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理论”是怎么说都有理的,就要提起警惕了。

最后,就是要小心别滑入“个案”的“陷阱”之中。

在科学上,“个案研究”确实有一定作用,譬如通过对个案的研究,可能会开启新的发现,或者给我们以灵感。很多科学研究,在开始时候,往往都是科学家通过对个案的观察,得到一些猜想,从而开展后续的研究。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科学家并不“执着”于自己的猜想,即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待自己的猜想,或许最终实验结果与自己猜想不符,但也不妨碍其成为一个新的发现。而我们很多人,则是在见证到一些个案之后,就确信了自己的想法,并拿这些个案来佐证自己……简言之,就是我们需要具备一点“大数据”的思维,要看大量数据的统计结论,不要只关注个案。

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个案问题会被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为“效果”奇好。不管你信不信,一个生动具体的活生生展现在你眼前的个案,是如此的“打动”人!江湖郎中的骗术总能够得逞,是因为总有一些人愿意相信是他“治”好了自己的病,而不是身体强大的自愈能力使自己康复的。(当然还有“安慰剂效应”的原因。另外,在这里推荐一本书,叫《致命药方》,一个美国人写的,有中文版,大家可以批判性地读一读。)

说一件自己身上的事情吧。前阵子家里有亲人住院,同病房的病友好心地说用鲜麦苗榨汁喝有助于康复,并且说自己自打喝了鲜麦苗之后病情“好多了”。结果我们家也煞有介事地种植了一批麦苗,亲友还送了榨汁机,喝了几次之后,因为麦苗的汁的口感实在难以下咽,也就作罢了……当然,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要说那位好心的病友有何企图,她肯定是好意,不过这更会阻碍人们的思考。同时,我也理解人们天生就具有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我只想说,后来我查了一堆文献资料,均未见任何研究称麦苗汁可以治疗这种疾病。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个案,要学会去检索文献资料,至少,学会百度“知网”或者“万方数据”去查一查,英文好的,还可以去查一查外文文献,看看有没有论文依据。

综上,当今社会,要想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而且于人于己,都是好事。套用一段广告结束本文——“这人啊,一上了年纪就容易缺科素。过去我常补科素,可是一天三遍地学,麻烦!现在,有了凯歌的“随感集录”,一篇顶过去五篇,方便!您看我,一口气看完,不费劲。凯歌“随感集录”,水果味,一周一篇,效果不错还实惠!”

PS:强烈推荐一本书,就是本文注释③&④的那本,中文名字翻译的十分具有山寨主义思潮的风骨,叫《对伪心理学说不》,但是正经地,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建立个人科学素养的好著作,本文的主要内容,也仅仅是这本书的抛砖引玉罢了。

注释:

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096/n10225918/16670746.html)

②冯翠典,《科学素养结构发展的国内外综述》

③&④Keith E·Stanovich,《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