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被T出中学课本?

2024-12-04 10:37: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关于鲁迅,从来都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话题。最近几年,对鲁迅的排斥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如今,借着一则“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一阵新的讨论热潮重又兴起。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已经有6至7个版本,教材编写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了原先人教社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而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数量和篇目也在“打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为例,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针对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刚刚落幕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大部分与会学者和老师认为,鲁迅代表着20世纪最高的文化存在,他在课本中的意义使得我们文化的精神、民族的品格、文学的品格提升了,“鲁迅作品不仅不可或缺,还应在教材中适当增加。”

有人提出现在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反映“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员吴长华就提出,《阿Q正传》根本不应该进入中学教材,“有些作品必须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能理解的,中学语文教材选择鲁迅的作品应少而精。”也有人说“鲁迅作品过时了”。

然而,大部分学者和老师显然不这样认为,“‘难’根本不是借口,屈原的《离骚》难不难?过时一说更可笑,经典是完全可以跨越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反驳道。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呼吁,“中学要读《阿Q正传》,大学要读《阿Q正传》,研究生也要读《阿Q正传》。每个阶段读都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就跟小时候读唐诗宋词一样。”

原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铁仙教授疾呼:“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他说:“就拿《祝福》一文来说吧,这部作品将人物、情节、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一部短篇小说的完美特征。这样好的作品,有什么理由不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中去?”

“再拿《为了忘却的纪念》来说,我在编教材的时候,将它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编在一起,另两篇都是举世闻名的为理想斗争的文章,而我们中国的作品中,我认为同样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为了忘却的纪念》那样深沉到位的好文章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鲁迅都是一座可以超越但不可绕开的山峰。先生攻坚克难的“硬骨头”精神,“必须坚决,注重实力”的改革精神,胸襟博大的“拿来主义”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都是宝贵的思想财富,值得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景仰和学习。所以,鲁迅作品不会过时。

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感叹,其实孩子不爱学鲁迅的文章,还是现在教育的出发点出现了问题,很多老师一上鲁迅的课,就开始介绍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堡垒,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这样怎么能完整地认识鲁迅的作品呢?”

回答2:

不是这样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毕竟和时代脱节了,让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很难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涵,而且鲁迅的文章中有些字、词是当下我们讲不通的,比较晦涩难懂。当然高中生的课本里放了一些经典的鲁迅文章。
并不是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所做的丑事,而是当下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跟日本人可不一样,我们是正确地面对一切历史的。

回答3:

踢不踢去课本都无法抹去鲁迅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回答4:

空谈误国

回答5:

我的心情也很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