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行的。
1.因为GPD的统计口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而资本市场是依托实体经济体的“虚拟经济”,在金融市场中涉及到的金融产品的交易额通常都是一国GDP的数倍。拿我国来说,2006年股市总市值首度超过GDP,那整个金融系统的价值更大的多。所以我们无法通过这个数量关系来统计GDP。
2.我们在用支出法统计GDP的时候(GDP=C+I+G+X-M),其中的I(投资)包括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区别于我们在金融系统中的投资运作。
3.诸多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是有包括在GDP中的,但这与误差无关。
4.我们GDP统计误差最大的问题在于地方GDP统计之和与国家统计局最终出台的数据的差异。2008年就达到了10%,多出了1.4万亿。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修正误差的核心。
补充:
1.实际上金融系统的资金流动很多是为实体经济提供生产、销售等生产者行为提供资金来源的。比如最基本的银行借贷就可以看做是一个“资金的买卖”。请LZ再注意下我上面的分析,GDP是不核算这种资金的交易的。
2.你所考虑的“是不是统计出从金融系统中流出的钱经过多少次周转”实际上是估算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时用到的,用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等变量来计算的。如果有兴趣你可以看一本基础的《货币银行学》,这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不能吧
给你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哈
1个国家1年生产了2辆车
1辆进入了市场买卖了,1辆库存了
但是GDP统计就是2辆车
如果按你的方法来,那么只有1辆车用到了资金流,那么。。。。。
-------------------------------
单纯劳动让产品增值和而买卖体现资金流动是两个可以分开的过程,GDP应该从第一个过程计算 ,而后面的那个过程带有延迟,呵呵,我是这么想的了
怎么可能呢 这两者根本不是一条线
GDP统计是需要多方面的资料汇集
资本市场变换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