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人间正道。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
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扩展资料:
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习近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人间正道
对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从这一实际出发,党制定并实行了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包括: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具体来说,就是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针对当时个体手工业在国民经济占相当比重,但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特点,党和政府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别的方针。具体来说,就是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包括: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具体经历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三个步骤;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