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题目是否适合初一年级

2025-03-31 22:13: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上到第25课"短文两篇"了,“两篇”分别是《夸父逐日》《共公怒触不周山》,这两则短文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教学中除了紧扣单元主题探险大自然之外,还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神话”这一体裁。课后练习中(学校下发的某资料)有一个题目让我产生了疑惑。题目是这样的:请你说说神话故事和迷信故事的区别?这个题目出在初一年级的习题中是否合适? 神话的界定十分明确。神话是反映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表现人类的梦想和愿望的故事,它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望。神话中的人都被古代劳动人民理想化,神化了。比如夸父敢于与日逐走,后羿能射下天上的太阳,他们具有非凡的体力。比如精卫誓要凭一己之力把大海填平,而愚公要以自己世代子孙的力量铲平太行王屋二山,他们具有不朽的执著精神。我把它们概括为古人心目中理想化的“力量”:体能和精神力量。结合这几个故事学生应该对神话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必要拿“迷信故事”来作比较吗?乍看到“迷信故事”四字,我颇感迷茫,潜意识里“迷信”是个意义太宽泛的概念。百度一下,“迷信”是这样注解的: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也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注解的旁边还配有一副漫画,内容是媳妇抱着发高烧的孩子要进医院,婆婆连忙阻拦,说“别上医院,烧张纸就好”)它的释义种类有:(1).信仰神仙鬼怪。(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我这样理解两条释义,(1)是狭义的“迷信”(2)是广义的“迷信”。而题目中的“迷信故事”有没有针对性,主要指什么?这个就有点模糊。我个人认为出题者的意图应该是指狭义的迷信,是民间流传的关于神狐鬼怪的故事。用它来和神话故事进行比较。“迷信故事”这样一个概念我认为又是一个庞大的新课题,让初一的学生来理解太过深涉。所以我个人认为:请你说说神话故事和迷信故事的区别?放在初一年级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