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中怎样跳步不会被吹走步?

2025-04-25 14:24:1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篮球比赛中跳步不被吹走步,就一定要将跳步与三步上篮,跳起投篮落地还不出手相区别。
  (1)正常的跳步在起跳之前是可以不持球的,起跳之后在双脚在空中时完成持球(通常是抱球或夹球),落地之后可选任意一只脚为中枢脚。
  (2)如果持球瞬间单脚在地,跳起后要么另一只脚先落地(这本质上属于三步上篮的前两步),要么双脚同时落地。不得右脚起跳右脚先落地,也不得左脚起跳左脚先落地。这个规则可以详见NBA中国官方网站中的NBA视频规则手册,里面用专门的视频讲解了该动作是非法性。另外,只要持球瞬间单脚在地,落地后就没有中枢脚,即任意一只脚不得再跨一步。
  (3)跳投是持球之后再跳起投篮,中枢脚在跳起已经选定,球必须在跳起后任意脚再次落地之前出手。所以与跳步有着本质区别。
  中枢脚离地之前运球离手,中枢脚落地之前投篮离手。是走步的两大基本规则。
  判断走步,对于持球瞬间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走步规则在此瞬间之后开始生效。注意持球的概念:指球员抱球,翻腕,夹球,要与运球中的手触球相区别。按照这样的理解,跳步实际上是发生在运球中的事情。所以是合理的。
  早期篮球规则限制每一步必须有至少一次运球。但是自从大个后卫出现以后,比如魔术师约翰逊,他常常两三步才一运球,后来无论是国际篮联还是NBA,都基本没有了运球中走步的说法,使得比赛的流畅性得到了大幅提高,眼花缭乱的变向运球才开始大量出现。只要没有结束运球,都基本没有走步。
  在第一种情况下,跳步之后是可选中枢脚的,NBA大量的跳步例子证明了这一点。第二种情况本质上不是跳步,如果是三步上篮两步停住,后面一只脚是轴心脚,可动前面一只脚。第三种情况是跳步,落地之后无中枢脚。
  跳步是突破摆脱防守的方法,是指进攻球员在最后一次运球之后,顺势起跳,持球落地。结束本次运球的行为。跳步对于突破篮下,保护球不被切掉,或者躲避封盖颇有益处,所以是球星常用的动作。

回答2:

跳步实际是一个停球动作,在运球中跳步,在跳步中完成从运球到持球的过程。 跳步急停分两种,两只脚先后落地和同时落地的区别。 后者起跳时可以是单脚或双脚,前者起跳必须双脚起跳,然后两只脚先后落地,如果单脚起跳再先后落地就正好走了两步而没有形成上篮,球还在手里,属于走步违例。 跳步的要领一定记住要双脚同时落地,这样落地后可以以任意一脚为中枢脚,使跳步后的衔接动作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更加多样化。 跳步通常都是持球前的动作,跳步之后也几乎都是将球拿起,也就是说跳步并不是运球动作,因此不存在什么过肩的概念。就算过肩了,跳步后你也不会再拍了,也不会吹你二次运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