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危害如瘟疫饥荒成为什么灾害

2025-04-29 16:49: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诱发灾害是指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因此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称为诱发灾害。
(一)原生灾害系指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我国河北省唐山市的7.8级大地震,瞬间使一个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变为废墟,经济损失超百亿元人民币。
(1)次生灾害系指由于工程建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及地震引发的海啸、滑坡、泥 石流等灾害。

1.火灾。
由地震破坏造成电线断路、煤气泄漏引发的火灾,有的损失比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更严重。
2.水灾。
地震可引起水坝决堤造成水灾。
3.海啸。
这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灾难性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由于海底岩层发生断裂并出现的突然的上升或下降,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形成“水墙”,即引发海啸。
4.滑坡、泥石流。
地震破坏后,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有时会造成二次灾害。
(二)诱发灾害系指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
我国的地震灾害特别严重,我国的地震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成灾率高,这是造成地震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同时,我国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不高,同一震级的地震,造成伤亡的人数可多达数倍。另外我国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较差。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中,多数建筑物和工程未考虑抗震设防,加之城市管线纵横交错,埋设不合理,有的材料强度不够,有的年久失修,使我国多数城镇防震抗震的能力脆弱,潜伏着很大的隐患。广大农村多属土、石结构建筑,抗震能力更差。据统计,地震若发生在我国工业城市及人口稠密的地区,8级左右或7级左右以及5、6级左右的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百亿元、数十亿元和数亿元人民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陆地震区,其特点是:1.分布范围广。2.地震频度高。3.地震强度大。4.地震震源浅。5.地震危害大。6.地震潜在威胁大。

回答2:

诱发灾害。
解析:地震灾害的类型:地震灾害分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三种类型.原生灾害指地震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次生灾害指由地震破坏间接引发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诱发灾害指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作等.有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比原生灾害还要大,其中火灾最常见也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