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饮用水的保护范围是多少米

2025-04-10 00:17:1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以江、河为水源的饮用水水源的水域保护区,分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

1、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内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

2、取水点至上游1000米、至沿岸、到中泓线的水域内且在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为二级保护区。

3、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5000米的水域为准保护区。

二、以湖泊、水库为源的饮用水水源的水域保护区分为一级和二级。

1、取水点半径300米内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

2、取水点周围半径500米内且在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为二级保护区。

三、以江、河为水源的饮用水水源的陆域保护区分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

1、取水点上、下游100米,宽度为沿岸至江堤范围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2、取水点上游100米至1000米,宽度为沿岸至江堤范围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3、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5000米,宽度为沿岸至江堤范围的陆域为准保护区。

四、以湖泊、水库为水源的饮用水水源的陆域保护区分一级、二级。

1、取水设施沿岸周围半径300米内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2、在一级保护区外半径延伸至500米处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回答2:

地下水水源周边50m(一级保护区)不能搞建设,周边500m(二级保护区)不能有污染地下水的企业。

回答3:

-500-1000米保护区
取水证与取水证之间距离应在1000米以上。如果你想办理取水证件,必须要第一个取水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开具同意证明,没有第三方出具的证明,是办不了取水证件。这个就是与第三方利害关系。必须需要的。

回答4:

这个水源保护地的范围划定比较复杂,既有

河流水源保护地也有湖库水源保护地,同时

保护区还分一、二级.建议参考《饮用水源

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简单摘录一下:河

流水源保护区。

一般河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取水

口上游不小于1000m,下游不小于100m范围内

的河道水域.

潮汐河段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上、下游两侧范

围相当,范围可适当扩大。

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

没的区域.通航河道:以河道中泓线为界,保

留一定宽度的航道外,规定的航道边界线到取

水口范围即为一级保护区范围;非通航河道:

整个河道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一级保

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

定陆域范围。

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

长度。

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m;

同时,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与陆域沿岸纵深

宽度之和不得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规定

的范围。

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一般河流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长度从一级保

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包括汇入的上游支

流)延伸不得小于2000m,下游侧外边界距一

级保护区边界不得小于200m。

潮汐河段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不宜采用类比经

验方法确定。

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一级保护区水域向

外扩展到10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有

防洪堤的河段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宽度为防洪

堤内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