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为了满足曹操的利益,起初是刘协担心曹操成为第二个董卓,于是向他示好,表示希望迎娶他的女儿,曹操把他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后来曹操打死了一个贵妃,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口,又把自己4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并让她们密切监视刘协的举动。
曹操从董卓手中成功救回刘协,把他接到许昌,重新给他作为一个皇帝该有的尊严和权利。感动的刘协认为曹操就是中兴之臣,赋予了曹操很大权力,甚至专门为曹操设立丞相一职。
后来他发现曹操有成为权臣的势头,众位将士只知道有丞相而不知道有皇帝,曹操作为一个丞相,权力已经大过他这个皇帝了,将士们在曹操射杀了一头鹿后大呼万岁让他十分不爽,回来之后他想给曹操难堪。
然而刘协不过是曹操的一个傀儡而已,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丝毫不畏惧刘协的威胁。反而让人当众打死刘协最爱的一个贵妃。懦弱的刘协当场被吓到,不敢反抗曹操,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以为一直在辅助自己治理国家的曹操不过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才知道自己一直在与虎谋皮。
汉献帝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虽然贵为皇帝之尊,却一直是空有皇帝之命,并无皇帝之实。曹操的这七个女儿,也只是曹操稳固与扩大自己权势的工具,满足了曹操的野心。这种政治联姻虽然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利息,对于他的几个女儿来说,却是一种悲哀。
确切的说,曹操将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分别是曹宪、曹节、曹华。而这位女婿正是他的顶头上司——汉献帝。
众所周知,曹操一生之中一共有25个儿子,当然若有私生不计算在内。曹操培养儿子方面,确实很有一套办法。在众多儿子中,不乏文韬武略的人才,如此后称帝的曹丕,七步成诗的曹植,凶猛威武的曹彰,乃至于年幼的曹冲都有称象的典故。
按说,曹操已经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朝堂之上,献帝基本失去对朝廷的掌控。曹操坐拥百万雄师,兵多将广,大可不必已如此“大献殷勤”。曹操又为何把三个女儿嫁给献帝呢?
一是曹操发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曹操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汉臣宰相之位。凭借汉臣之资,曹操才逐步与袁绍、袁术、吕布等军阀平起平坐,且不断扩张势力,以汉臣自居,终于征服北方大地,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当时最强劲的势力。
二是汉室仍是当时正统。虽然献帝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天下分崩离析,但是普天之下仍是汉室臣民,汉仍是正统。汉室皇族是当时第一家族。曹操行事以利为重,能不攀这样的高枝,使自己的权势不断巩固吗?
三是出于对汉献帝的监视。曹操生性多疑,生怕有一天步董卓后尘。把自己女儿嫁给献帝,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监视顶头上司汉献帝,以便于全面掌控献帝。当然,曹操也会有失算的时候。比如,三位女儿之中的曹节,在日常生活中,与汉献帝日久生情产生爱情。曹节看着父兄如此欺凌丈夫,最终与献帝站成一队。虽不能力挽狂澜,但终有保护献帝。献帝禅让曹丕后,夫妻俩寿终正寝。曹操女儿们,生于帝王之家,长于帝王之家,自然成为曹操拉拢权贵的工具。这,也是她们生命悲哀之处。
曹操最让人费解的举动,7个女儿全嫁给同一个人,他这么做无非为了拉拢。
曹操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心机比较深沉,所以这一举动肯定有目的。
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罢了,对于自己的地位而言,付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