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和《锄禾》
这两首诗估计大家从小学就有接触,更风靡于各大食堂和饭店。这两首诗文笔朴实但深入人心,把农民的疾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形象的写了出来,可以说李绅的诗比他本人要有名的多,这位老哥仅凭这两首哀悯广大农民疾苦的诗作就足以名垂千古,李绅自己也得了个悯农诗人的光辉称号。
这首诗写的是如此真挚,让很多人都认为李绅也是这么一个政治清廉同情民间疾苦的好人。
实际上李绅既不简朴也不怎么清廉,他其实是个彻底的政客。这人吧好人算不上,也不是很坏,只不过后期陷入党争落得个可悲结局。
之前网上说李绅喜欢吃鸡舌头,一顿下来要吃三百多只鸡!这就显得有些黑的过分了。不过李绅之后当了高官生活豪奢倒是不争的事实,老李家恐怕是养了不少的歌姬,刘禹锡老兄还特意写了一首《赠李司空妓》,就是刘禹锡去李绅家参加宴会,李绅让一个美貌无比的家妓给他陪酒,这美人侍奉让刘禹锡诗兴大发写了这么一首诗,成语“司空见惯”就是从此中而来,可见李绅的生活和悯农、锄禾这种压根就没啥关系。
除了生活作风不咋地之外,李绅还是个为官酷暴之人,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们苦不堪言纷纷背井离乡逃难,李绅自己则大言不惭的说这些贱民走了有什么影响!李绅还习惯草菅人命,有人举报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贪污而且强抢民女,李绅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拿下开刀问斩,朝廷派遣的御史都查出来有问题,李绅仍然坚持要杀头(吴湘的叔父曾经得罪过李绅的叔叔),所以李绅这才草菅人命,公报私仇。
可见李绅这人是个行事霸道严厉的封建官员,跟咱们印象中悲天悯人的清瘦好官完全是两个概念。
《卖炭翁》和《观刈麦》
咱们一定对同为入选中学课本的这两首诗一点都不陌生,白居易充满感情的描述了农民辛勤的劳作,并且还发出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样的感叹,同样卖炭翁则鲜明的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压迫和底层百姓生活的疾苦,如此辛辣的指出朝廷的过失,积极的为人民说话请愿,这不禁让我们对这位大诗人肃然起敬。
不过白大诗人的另一面可能大家就想不到了吧?老白的两大爱好:喝酒和狎妓。与杜甫穷的叮当响不同,白居易可是家有余财,老白爱喝酒也好喝酒,到了晚年他还搞了个“九老会”(其实就是九个老酒鬼一起喝酒),除了好酒外白居易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色鬼,他家里养着的妓女有名有姓的就达十几个之多!当然最有名的还是樊素和小蛮(白居易还为她们写了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些妓女在白居易看来就如同是货物一般,当她们年老色衰之后便被白居易毫不留情的赶出去(据说十年内换了三批)。
除了自己养女人,白居易还喜欢多管闲事。关盼盼是个徐州的名妓,丈夫死后十年都没有再嫁,白居易听了以后写了一首诗讽刺她没有自杀殉夫,关盼盼看了之后便绝食而死。
《江城子》
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道尽了辛酸。只可惜在苏轼“惟有泪千行”的背后是妻子死后他马上又娶了妻子的表妹,还有这陪伴他大半辈子的妾朝云。什么?您说续弦没什么问题,那我告诉您苏轼总共有十多个小妾,老苏这辈子不缺女人您会吃惊么?
而且在老苏的眼中他的这些妾就如同是自己的私人物品一般,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他干脆把这些小妾统统送给了别人,即使是有两个小妾已经怀了他的孩子他也不闻不问。在老苏看来妾侍只是自己的奴仆而已,她们生下来的孩子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其心肠冷漠至此!等到徽宗年间大太监梁师成就号称自己是苏轼的儿子,而苏家的人则态度暧昧,既不肯定也不否认,可见苏轼这种亏心事也没少做。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苏轼的朋友来给他送行看上了苏轼的一个小妾,于是对苏轼说:我有一匹宝马,要不咱俩换换?马归你,不过你的小妾春娘得归我。苏轼想了一下竟然同意了!在他的眼中也许春娘连一匹马都不如吧,自己这笔可是赚了啊!春娘知道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她大骂苏轼后自尽,尽显烈女本色。
这个故事并无实据,有可能是拿出来黑老苏的,但老苏妾侍众多,而且卖妾送妾这种事儿他也确实做过,这屎盆子也不是乱扣。
我并不否认苏轼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但很多读者看这些诗篇的时候总喜欢自己加戏,把李绅和白居易想象成廉政先锋,把苏轼想象成痴情丈夫,但他们终究是古代的官员,道德要求和咱们现在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大家在欣赏诗作的同时切忌先入为主瞎感动,不然很可能会被古人给欺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