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学生时代,人格与人缘哪个更重要

2025-02-25 23:29:2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辩论要点:1、人格和人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好人格早就好人缘,好人缘不一定说明这人有好人格。
  3、学生时代都很单纯,跟社会不一样,好人缘到了社会上不一定管用,但好人格必在社会上能立足。

  2007年,亚洲三位联合国秘书长竞选候选人之一,斯里兰卡总统高级顾问达那帕拉,接受媒体时与记者有几句话,非常引人深思,
  记者:您竞选联合国秘书长做了怎样的准备?自信吗?
  达那帕拉:我访问了很多国家的元首,他们都对我有好感,增强了我竞选的自信心。
  记者:那是你的人缘很好了?
  达那帕拉:不,人缘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格。所以,我很自信。

  因此:
  俗称人缘不过是在一个群体里,人们不期而遇,大家彼此心理默许的一种缘分。并不是能力品质的外物表现。而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亦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孰重孰轻姑且勿论。如若非二者取一不可,却有因生活地域、文明素质、个体能力、思维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
  文明发达地区,大凡学术上有创新,事业上造就者,非靠人格魅力不可。无论何时何地,或许在尘埃里,在人们的践踏里,人格仍象金子一样保持他沉默的尊贵,静待知己者的认领。在被拥有的岁月里一直无穷地厚报知己,并共同聊博一哂那弃珠于暗者。即便是仅仅为了立足安生维持生计,或者是朝不饱夕风餐露宿也不至于失去人格吧。而偏僻落后地区,那些平庸无为者,混世的本事只有一个,那就是俗称的“人缘”。
  人缘固然是需要的,然而,过分强调人缘,一切以“人缘”为标准,势必误导了那些不学无术之辈。索性为了讨人缘只会“涂脂抹粉”,毫无观点人云亦云。甚至形成了培养工作浮在表面上、精力用在关系上之庸才的温床。“人缘”被人们过分夸大和看中,有其更微妙之处:单位管理不善可以忽略不计;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也不能忍痛割爱,更绝不能挥泪斩马谡。如此做法无论天生刻意追求者,还是后天感染所致,都是在失去着人格。
  世上原本很少的东西能在一片贬抑声中毫不自贬其值,唯有人格的价值,才有风中磐石般纹丝不动的格调;世上原本很少的东西能供取者全价的功用,惟人格把价值翻倍予人。
  试问,没有人格哪来的人缘!

回答2:

学生时代的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在这基础上培养学生时代应该具备的人格,那就是认真学习,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不骂人,不打架,不讲脏话,做个举止文明,学习优秀,爱护同学的好学生。做到了这些,人缘自然而然会好起来。

回答3:

你没人格,谈什么人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