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烧饼怎么做

2025-05-01 03:16:3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肉末烧饼”曾经是清宫中的御膳,又名“圆梦烧饼”,它象征着梦想成真,并有祝愿吃到它的人健康长寿、升官发财的寓意,被誉为北京小吃中的精品,享誉京都数十年。“肉末烧饼”具有皮脆、里嫩、肉鲜等特点,吃起来咸中略甜,香酥可口。饼香、肉香、芝麻香混在一起,异常鲜美味醇。它的做法相当独特,与一般市面上见到的烧饼做法不一样,它将发面和好对碱,加一点白糖揉匀,揪成小坯子,然后将坯子用手掌在案板上压成圆片,再另用2克左右的面揉一个小面球沾上一点香油,放在圆片中央,把小面球包进去后,用手按成5厘米厚的扁圆形饼,饼上刷上点糖水,粘上芝麻仁的一面朝上,放在饼铛里用炭火烤熟。放小球的目的是为了在吃的时候能完整的掰开,以利于加炒肉末。说到炒肉末,据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先生的夫人所著的《食在宫廷》一书所述,这烧饼中加的肉末是 “将猪肉切成末,青豆洗净切成末,再拌上葱姜末,一并在锅中炒熟,加酱油调制而成。”而做法则是慈禧太后想出来的。关于这“肉末烧饼”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相传,它的起源来自清朝慈禧太后的一个梦,传说有一天她夜晚做梦,梦见吃烧饼,香甜的烧饼里还加有鲜香的肉末,在梦里她吃了个不亦乐乎,醒来后依旧回味无穷。在早上用膳时,恰好御膳房的早点做的就是肉末烧饼。慈禧太后一见之下大喜,认为是因自己多年信佛,有了好的征兆,圆了美梦。心情舒畅之余,重赏了制作烧饼的御厨赵永寿顶戴花翎一枚,并赐白银二十两。此后,肉末烧饼就成了宫中的传统点心,随着清朝的覆灭,又走入了民间,成为京城的小吃名品。如今是北海公园里的仿膳饭庄的特有面点,据饭庄介绍,周恩来总理在养病期间常到仿膳饭庄就餐,1975年5月23日的下午,周总理在吃过肉末烧饼后,建议在加工肉末时再加入一些笋丁、荸荠、莲子等清淡配料,现在饭庄里制作的肉末烧饼就是按照周总理的意见加工肉末的。

配料:
材料:自发粉,猪肉馅,青豆,春笋,白芝麻
调料: 葱,姜,盐,酱油,香油,白糖。

做法:

1. 用温水将面和好,然后加盖或者保鲜膜放到一边进行发酵。如果没有自发粉,就要用温水将酵母冲开,然后倒入面粉中和成面团,同样加盖或是保鲜膜进行发酵。

2. 青豆洗净,切成末;春笋切小丁;葱、姜分别洗净切末。
3. 炒锅内倒入油,下入肉末,炒至肉末无水时加入葱姜末继续翻炒,然后放入笋丁和青豆末,最后加入盐和酱油调味即可。
4.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反复揉至面团光滑,搓成长条状,分成若干个剂子,剂子需要一半大些,一半小些(小个的剂子用于包入饼坯中,这样做是为了做好的烧饼是空心的)。

5. 将剂子用手掌在案板上压成圆片,拿在一只手上,另用小个的剂子捏成面球,沾上一点香油,放在圆片中央,把小面球包进去,然后按成圆饼,刷上一层糖水,粘上白芝麻,芝麻面朝上,放入无油的平底锅中,小火慢慢烙熟即可。

6. 烧饼熟后取出,掰开烧饼取出小面球,使烧饼中间有一个空,用来夹炒肉末。
据说这种吃法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想出来的。
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每天都供应这种烧饼,中外宾客品尝后都赞不绝口。1975年5月23日下午,原中国总理周恩来养病期间到仿膳饭庄,品尝了肉末烧饼后说:“你们的烧饼不错,别处比不了。肉末我吃了多年也不错,家里做不出这个味儿来。”

回答2:

面团醒发十分钟制作馅料 用擀面杖擀平 刷油放入烤箱 十分钟就制作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