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处理,如何去适应教育的信息化

2025-04-28 13:17: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职业能力素养。即要求高职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强的社会实践服务综合能力。教师的品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良好的师德修养,端正教学态度,爱岗敬业,爱护教育对象,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信任感从而有利于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指导活动。较强的社会实践综合能力,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学科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指导能力、实践与实训教学能力。各个专业课程教师,既是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的讲授者、指导者,又是校内外工学交替的开发者、引路人,社会活动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的多面手。
  2.职业知识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渗透,生产、管理、建设等一线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知识密集型产业取代的时候,其操作过程本身都需要复杂的脑力劳动。这样条件下,要求高职教师充分认识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社会多元化等基本特征,主动更新知识系统,优化知识结构。尤其是现在,我们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理论、专业标准同实际技术联系紧密,更要求教师熟悉掌握所从事课程理论,更要求教师熟悉掌握所从事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较深的了解。在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主动扩展知识面,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较强的操作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