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程序文件
1.目的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保证质量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完 整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用来证明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的所有质量记录。
3.相关文件
3.1相关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4.术语 质量记录:为证明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或为质量体系运行的 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质量记录的范围:管理评审记录、合同评审记录、合格分供 方记录、业主提供产品丢失、损失和不适用情况记录、产品 标识记录、过程、设备和人员的鉴定记录(工程施工记录、 技术管理工作记录、设备和人员记录、人员资格记录)检验 和试验记录(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的质量检验和试验记 录、施工检验和试验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工程质量评 定记录、紧急放行未检验产品记录、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 校准记录、不合格品及返修记录、不合格调查及纠正措施验 证记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培训及考核记录、来自分 承包方的质量记录。
5.职责
质检科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质量评定等质量记 录。
技术科负责工程技术方面的质量记录。
生产科负责工程回访维修方面的质量记录。
经营科负责合同评审记录。
计量室和试验室分别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 记录。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记录。
企管办负责管理评审记录及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纠正措 施实施效果的记录。
档案室负责需归档的质量记录的保管、借阅和销毁。
经理办负责用户投诉的记录。
人教科负责管理人员的培训记录。
劳资科负责工人技术等级和特殊工种考核发证记录、 建立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成绩记录。
安全科负责特殊工种的培训记录和外施队伍进场人员 安全教育记录。
材料分公司负责物资采购及合格分供方的质量记录。
机运分公司负责施工设备档案及设备运行、检验等质 量记录。
劳务分公司负责外施队伍记录。
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技术、质量、自检等质量记录的 编写收集和保管。
来自分承包方的质量记录根据内空的不同由相关部门 负责。
6.工作程序
6.1质量记录编制
除了使用国家规定的质量记录外,各部门根据工作需 要自行编制质量记录,并指定专人负责。
质量记录根据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来确定内容及深度的 设计,以满足相应规定的证实要求。
质量记录必须能准确反映工序过程的质量和各专业实 施要素活动的情况。
6.2.质量记录的媒介形式 质量记录可以是文字或采用磁带、磁盘等电子媒体形式或照 片、胶片等。
6.3.质量记录的填写
质量记录填写必须严肃认真,做到真实准确,字迹清 晰。
质量记录必须有填写人、审核人员的签字,必要时应 由主管领导确认签字。
6.4.质量记录的编号
各部门将自行使用和下发到专业公司、项目经理部使 用的以表格形式出现的质量记录应统一编号,填写质量记录 清单,上报企管办一份。
企管办将各部门提供的质量记录清单进行汇总,形成 总的质量记录清单,并保存所有质量记录空白有效版本一 份。
各部门新定的质量记录在使用前,需填写《质量记录 审批表》上报企管办审批备案后方可使用,同时对新的质量 记录进行编号,列入质量记录清单。
质量记录作废或版本变化时,各部门及时调整质量记 录清单,并通知企管办,同时提供空白有效版本一份。
对于有国家统一编号的质量记录,各部门不在对其重 新编号,只在质量记录清单中注明名称,并使用有效版本。
6.5.质量记录的保存
6.5.1.保存的质量记录应做到字迹清晰,能正确辨认,保存 环境适宜,防火、防潮、防虫蛀鼠害,保管方法便于检索。
6.5.2凡属归档的质量记录,其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 短期三类,不归档的质量记录各部门根据需要一律保存1—5 年。
6.6.质量记录的借阅 归档的质量记录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规定办理借阅 手续,不需归档的质量记录各部门做好借阅登记。
6.7.质量记录的处理 归档的质量记录由档案室按照档案销毁的要求进行销毁,不 需归档的质量记录在保存期满后,各部门根据需要经主管领 导批准后,自行销毁。
7.质量记录 各种质量记录
1.目的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3.引用标谁 GB/T6583-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GB/T19021.1—ISO1001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一部 分:审核》 GB/T19021.2—ISO10011—2《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二部 分:审核员的资格条件》 GB/T19021.3—ISO10011—3《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三部 分:审核工作的管理》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
负责制定公司年度质量审核计划,下达审核命令。
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员。
评审审核报告,并向管理评审参加人员报告审核中发 现的主要问题。
帮助解决纠正措施要求方面解释上的不一致或反映延 迟的问题。
4.2企管办
负责实施公司年度质量审核计划。
组织和领导各审核小组的工作。
负责在公司内部贯彻ISO9002标准。
4.3审核组长
4.3.1协助管理者代表挑选审核员。
4.3.2按计划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工作,起草部门审核报告, 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负责。 4.4审核员 按本程序准备、实施、报告审核工作。
4.5受审核方
将审核目的、范围通知全部有关人员,指派专人陪同 审核组。
提供、保证审核过程有效运行所需的资源,配合审核 员工作。
负责实施审核结果导致的纠正措施。
4.6受审核方陪同人员
熟悉本单位审核范围的实际工作流程及审核需要使用 的标准和质量手册。
联系双方,交换信息。
起到见证作用。
5.工作程序
5.1每年年初管理者代表制定公司年度质量审核计划,报公 司经理批准。根据年度质量审核计划,企管办组织内审员对 公司质量审核所有与质量有关的部门并覆盖所有质量体系要 素。
5.2企管办根据审核报告及如下特殊情况: ①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严重投诉; ②内部机构、领导层、质量方针、目标等发生严重变化; ③即将进行第三方复审。 向管理者代表提出追加内审频次的建议,管理者代表决定是 否组织追加内审频次。
5.3审核前的准备
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组长具体组织内 审工作。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的确定应与受审核方无直接责 任,且征得受审核方同意。
企管办负责组织审核小组,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专 家,审核小组成员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审核小组以IS0—9002标准、质量计划、合同、有关法 律、法规为依据,收集和审阅受审核部门与质量相关的程序 文件、作业指导书、重要的质量记录等。
审核组长依据年度质量审核计划制定计划,经管理者 代表批准,提前七天通知受审核部门。
审核员在实施审核五天前编写完成《质量审核检查 表》,经审核组长审阅后,作为现场审核提纲。检查表应突 出典型的质量问题,写清具体的调查方法。
受审核部门确定陪同人员。
5.4实施审核
5.4.1首次会议。审核组长召集由审核组全体成员、受审核 方领导参加的首次会议,简介绍审核目的、范围、方法、计 划,声明审核仅是抽查。双方共同确认审核计划以及中间会 议和末次会议的日期、时间,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 容,听取受审核方简要的工作汇报。
5.4.2现场审核。审核员依照审核计划和《质量审核检查 表》,利用个别、集体谈话,观察现场、检查资料等方式进 行审核并记录。
5.4.3不合格项的确定和不合格报告的编写。 ①发现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审核员做好记录,报请审核组 长,以确定是否扩大检查数量来获得必要的证据。 ②对现场审核所取得的客观证据,审核员必须妥善保管,作 为《不合格报告表》的附件。 ③确定不合格项后,审核员要求受审核方负责人对不合格事 实进行确认。确认后,审核员填写《不合格报告表》,包括 受审核方提出的纠正措施建议及完成日期。 ④对于虽未构成不合格,但有变成不合格趋势的问题,审核 组作为“观察项”向受审核方提出。
5.4.4末次会议前,审核组长召集审核员会议对观察结果进 行汇总分析,对受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做总体评价,并 与受审核方领导及时沟通,力求比较一致。
5.4.5末次会议。整理好资料后,审核组长召集审核员和受 审核方领导参加末次会议,宣读说明不合格项的数量、分类 等,全面总结受审核部门的质量工作优缺点,回答受审核方 提出的问题,通知审核报告发送的日期。末次会议记录归 档。
5.4.6编写部门审核报告。 ①由审核组长编写部门审核报告,并附以所要求的全部表格 和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全部资料,签名后交企管办。 审核报告的内容: 审核员、审核的目的、范围、日期; 审核的依据文件; 审核员、受审核方参加人员; 审核综述; 不合格项及纠正措施。 ②企管办及时将报告送交管理者代表并汇报审核实施情况。 ③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由企管办十天内发至报告所 涉及的部门。
5.5纠正措施
5.5.1审核结束后,受审核方提出的纠正措施建议经审核员 认可和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该措施计划正式成立。对于公司 性的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召集受审核部门、企管办、各职 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受 审核部门落实。不合格报告表发放范围同审核报告。
5.5.2审核组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督促按期完成, 纠正措施完成后,审核员对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并 及时将复查结果记录《不合格报告表》上,原件留企管办, 副本交受审核方保存。
5.5.3如在协议期限内未完成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进行跟 踪,必要时报请经理解决。
5.6对整个质量体系的汇总分析和每次内审报告的编写
5.6.1对各部门、各要素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①企管办根据每次审核的观察结果及时填写《不合格项分布 表》 ②审核结束以后,管理者代表召集企管办、各审核组长对公 司的质量体系情况进行一次总的分析。 ③确定不合格项数目、分类、性质,与上一次内审结果进行 动态比较,总结分析纠正措施计划的完成情况。
5.6.2编制全面审核报告: ①由企管办编写一份全面审核报告,为最高领导层定期管理 评审提供依据。 ②审核报告内容包括: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完成情况、审核目 的、范围、依据、审核组长、成员、受审核部门、不合格数 量、主要不合格项的说明及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对整个质 量体系的总评价及各种附件等。
5.7企管办将审核报告送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报告所涉 及的部门。
5.8内部质量审核的记录(各种表格、记录单等)依据《质量 记录控制程序》进行办理。
6.质量记录 各种质量记录表
1.目的 对从事与质量工作相关连的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他们满足相 应工作的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所有与产品或服务质量相关人员的培训。
3.相关文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