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孩子心灵幼嫩,头脑稚弱,尤其有的还听不懂大人的教育,对电视的负面影响则更易接受。这样他们从“两机”所受的害更是大于利,甚至没有利,否则何需提“少儿不宜”?
我曾给有关部门写过信,但摘要登报后,就石沉大海了。在一切努力无效之后,我终于清醒认识到绝不能被动等待!再怎么样,不管别人怎样教育,自己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否则,最终的苦果还得自己尝啊!
虽说“两机”也有有利于教育的一面,但既然我是个可怜的并无能力将“两机”负面影响降至为零的妈妈,我的办法则只有一个:推迟孩子接触“两机”。即孩子小时,绝不能让他们想看就看———谁都知道孩子是不适宜进影院的,所以跟电影具有同等功能的电视怎不该回避?
早已流传千年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的故事讲的其实就是这个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实在是再耳熟能详不过的理了。
而现在有的家庭教育却往往过于强调自由,岂知孩子的成长怎离得开教育?恰如一块庄稼地,让其自生自灭才会有好收成,还是需不断耕耘、浇灌、施肥、除草及灭虫才会有好收成呢?违背生长规律甚至拔苗助长自然不足取,但这岂非最起码的理?
不让看电视好办:只要孩子在时,电视就不开;当然大人得做出牺牲,再想看也得等孩子睡了再看。不让上电脑则更好办:可暂不买电脑;或为了孩子,也可待孩子睡了再上。而仅这两点,即可将“两机”拒之门外了。
你看,教育是否挺简单那?岂非跟孟母搬家一般,异曲同工?
我们结婚时,家中已有了电视机,但那时孩子还小,我们只为电视有辐射,只要孩子在就尽量不开,这倒也无意中规避了电视的不良影响。后来我们很快认识到:孩子肯定是良莠不分的,哪怕广告播出,他都会好奇模仿。
再看看电视屏幕上都常充斥些什么吧!卿卿我我,搂搂抱抱不说,更有刀光剑影,你杀我砍的,血腥气铺是天盖地而来。
是的,这对成年人可能还不够刺激,或还算不上色情与暴力,有的还挺负责地提示“动作危险,请勿模仿”。可这对少不更事的孩子他懂什么啊,尤其还并不认识这八个大字,更不懂其中含义的小毛头,哪怕镜头只是一闪而过,也一定会一下扎进他的小脑袋瓜,至少会将他对电视的兴致和兴趣全调动起来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与树木有同样的道理,都须从最小、最初时开始。试问一棵小树是歪着长大的,再想扳直容易吗?孩子岂不同样?小时候不好好教育,岂不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
可我们当家长的却总是恨铁不成钢,总怪自己的命不好,生了个不争气的孩子。其实哪有生下来就不好的孩子呢?
对此,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海莉女士也指出:7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接触电脑。她认为,电脑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反而会阻碍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降低他们的注意力,牵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限制他们身体机能的发育。同理,我认为,电视、电脑中不健康的内容对孩子将更有害,尤其对家中那个离孩子最近的少儿不宜镜头随时都在出镜的电视!(待续)
(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尽管,这世界不全是恶,但要孩子幸福成才,对孩子来说,却有太多的恶需要父母抗衡了。那么放眼四周,什么才是近在咫尺的最具威胁力的恶呢?
当孩子睁眼看世界时,其实就已开始接受世界的教育了。首当其冲的当然来自家长,且身教胜于言教,身教总是更形象化的;电影、电视、电脑、图书等也因具有形象化的特性,所以完全可与家长的教育博弈,往往还会比家长的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当然,孩子所看的电影、电视、电脑、图书等,若全是少儿皆宜的,真是再好不过了。但现实却怎样呢?恰恰相反,其中许多内容何止少儿不宜,有的甚至连成人都不宜!
而对其中的电影、图书好办,可尽量不带孩子上影院或书店,或最多有选择地看;就是对可下载夺人魂魄迷幻读物的手机,也可暂不配制。这就是你能躲得过电影、书籍、手机等对孩子的影响,但躲得过“两机”(作者注:即电视和电脑)吗?而任由孩子掌控手中的遥控板,什么节目都可以看;或任由他玩电脑、玩游戏……还指望能培养出个优秀的孩子,至少肯努力学习的孩子?岂非怪哉?
电视中少儿不宜节目无所不在,电脑则有更黄的还有血腥游戏,所有这些都让孩子无可规避。家长若不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控制,显然,家长的正面教育即为零了。别说“两机”会比家长更无时无刻地陪伴着孩子,就是家长在家控制,孩子也可趁大人不在时收看,或到同学家收看。它们还会越来越替代家长,成为最能影响孩子的随行者与引领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两机”是离你家最近的“大灰狼”,这些狼,竟是你家庭教育中最具诱惑力和毒害力的,也是最无可抗拒的反面教员!但有多少家长对这头狼却总是熟视无睹啊,岂不知专家早已指出:90后黑帮少年的成因正是这些影视节目和电脑游戏!
2010年,石门有4位平均年龄刚满18的小青年,只因没钱上网,就挥刀捅死了一名偶遇少年。边砍还边笑道:“见到血了,好刺激,很过瘾,还想再拉个人来捅一刀。”捅死人后,他们只抢得26元钱,居然心安理得地继续网吧玩耍。这4人就是从小泡网吧,有人第一次上网竟创造了10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的泡吧记录。为何上网后他们会特别迷恋武打杀人游戏,显然这跟他们从小就看武打枪杀的电视节目不无关系;再通过上网沉溺其中,以至更是人性全无。
对此“人民时评”早已指出:“人们常说:孩子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关于‘成人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已有过许多讨论。可是,讨论归讨论,表现颓废、愤世、毒品、暴力等社会阴暗面的影视剧,仍然是编剧、导演的猎奇热门;‘古惑仔’、‘阿飞’等人物俨然成了张扬个性的‘偶像’。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某些成年人的困惑与浮躁,纵欲与贪婪下的人性扭曲,对于缺乏辨识能力、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更加容易耳濡目染。”
为此,请千万不能再抱侥幸心理了!一定要走出那种忽略电视、电脑负面影响的教育误区———尤其想让孩子幸福并幸福成才,从孩子一出生起,首先管好家中的“两机”吧。就这么简单,即等于在与世界之恶争夺孩子的战役中,将孩子的教育搞好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