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在大自然中,天气变化无常,有时晴空万里,有时电闪雷鸣,有时风急雨骤。人类为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探知大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成千上万个气象观测站;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气象观测并不能满足天气预报的要求。气象卫星的出现,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观测手段的变化,更是气象预报技术的革命。
气象卫星鸟瞰大地,能从太空观测到地球大气和地面上的事物,如大海、大陆、高原、沙漠、盆地、湖泊、植被、冰雪覆盖区域等,还有各种不同气团的云系能都反映在观测仪器上,形成图像。另外,还能获得一些定量探测资料,如大气温度、湿度、气压、臭氧含量、大气辐射和高空风向风速等。卫星把这些资料传到地面站。地面接收系统得到这些资料后,必须用容量大、速度快、功能全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图像资料的处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处理后得到的黑白灰度不同的云图,才能供分析使用。
气象卫星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每天对全球表面巡查两遍,可以获得全球气象资料。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全球1/3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及时将气象资料传回地面。气象卫星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观测范围广、次数多、时效快、完整、连续和系统;不受自然条件和国界的限制,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准确地预报台风、暴风雪、暴雨等灾难性天气,而且可以监视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