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迟后角应随发动机的转速增加而增加吗?

2025-04-02 10:51:4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是的,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曲轴一周转动的时间变短,则提前角以及延迟角都会有相应的变大

回答2:

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气门开启时间过短会导致发动机进气不充分排气不彻底,同时气缸内的残余废气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所以,发动机高速时,排气行程还未到达上止点时进气门就提前开启,而在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过程中,进气门延迟关闭一段时间,做工冲程时看,活塞还没运动到下止点,排气门就打开,这是排气提前,等活塞到达上止点后一短时间,排气门才关闭,这就导致了进气门与排气门同时开启一段时间,称之为气门叠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之为气门叠开角。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气缸内的充气状况,而现代发动机多采用了可变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的配气机构,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追加。

回答3:

角度一但调教好,不会应随发动机的转速增加而增加。

回答4:

发动机转速提高,曲轴旋转一周转动的时间变短,则提前角以及延迟角都会有相应的变大

回答5:

一、点火正时不对对汽车的影响很大,汽油在引擎里头的燃烧是必须靠火星塞那边跳出火花来点燃的,要使引擎顺利发动,而且燃烧良好,火星塞的火花要够强才行,但更重要的是火花跳出来的时间必须恰当正确,太早太晚都会影响到引擎的马力,这火花从火星塞跳出来的时机就是所谓的点火正时。一般都是以活塞走到上死点前多少曲轴转角的角度来表示,例如上死点前 10°,而不以时间为单位。
二、点火正时调整
1、调整分电器断电触点间隙
触点间隙的大小不仅影响火花的强弱,而且影响触点开闭的早晚。若在调整点火正时后再调整触点间隙,即使是微小的变动。都会破坏已经调好的点火时刻,故必须在点火正时调整前调好触点间隙,将该间隙调整到0. 35~0. 40毫米范围内。
2、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的位置,旋松第一缸火花塞。
慢慢摇转曲轴,当听到泄气声音时,表示第一缸在压缩行程。打开飞轮壳上的检视孔盖,再慢摇曲轴,使正时记号对准。
3、有辛烷值选择器的应将它调整在"0"的刻度位置上。
4、确定断电器触点刚张开的位置
旋松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将外壳先沿着分电器轴旋转的方向转动,使两触点处于闭合位置。然后接通点火开关,一面将分电器的外壳沿着分电器轴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一面使点火线圈的高压线对着搭铁处(约2~3毫米),直到发现火花时为止。最后将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拧紧。
5、按点火顺序接好高压线:
装回分火头,将第一缸高压线插在分电器盖和分火头导电片对准的插线孔内,以顺时针方向按1、5、3、6、2、4的顺序插好各缸高压线。
6、发动检查:
起动发动机使运转至正常温度,忽然加速,若此时发动机发出短促而稍微的爆震声并立即消失,则点火时间适宜。如无爆震声,即点火时间迟后,应松开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并将分电器壳向分电器轴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少许。如爆震声严重,即点火时间早,应向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分电器壳,直至适合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