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信有哪些介绍?

2025-04-08 17:37: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韩信生活在秦末汉初时期,淮阴人。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但他既不会经商,又不会务农,终日挂剑闲游,靠乞讨度日。还曾受过胯下之辱:乡中少年叫他从两腿间爬过,借以嘲笑。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韩信持剑从军。汉相萧何发现他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因而极力向刘邦推荐。刘邦听萧何之言,择良日,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韩信做汉军大将后,其军事谋略才干在战争中显示出来。在破魏、代,灭赵、齐的作战中,韩信采取不同战略战术,三次水战破敌,一直成为战史中的佳话。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刘邦因进击彭城失利,与项羽相持于成皋(今河南荥阳西汜水镇)、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一带。这时,盘踞在河东(今山西西南部)魏王豹反汉,威胁汉军侧背。刘邦派韩信、曹参等率军攻魏。八月,魏王豹集重兵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断临晋交通,阻止汉军渡河。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渡河的模样,暗中却调动军队,出敌不意地从夏阳(今陕西韩城南)用木罂缶(小口木桶)渡河,奔袭魏王豹的后方安邑(今山西夏县西)。魏王仓皇应战,兵败被俘。

灭掉魏王后,黄河以北尚有代、赵、燕及山东的田齐四个割据势力。他们依附项羽,拥兵自重,阻碍着刘邦统一战争的进行。韩信针对这种情况,向刘邦提出“北举(攻取)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计划。刘邦表示赞同,给韩信增兵3万,派张耳协助韩信去开辟北面战场。

回答2:

韩信(约前231-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大军事家、淮阴侯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