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血液的颜色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人认为血液的颜色取决于所含某种离子的颜色,如认为脊椎动物和蚯蚓等的血液呈红色是由于铁离子的存在;蓝色血液是由于铜离子的存在等(事实上Fe2+在水溶液中为浅绿色,Fe3+一般为黄色;Cu2+只有在Cu(H2O)2+4状态呈蓝色,其余均为无色)。笔者认为,诸如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离子一方面并不显示该种动物血液的颜色,否则像脊椎动物的动脉血为鲜红色而静脉血为暗红色的这种颜色的变化就无法解释了,因为动脉血和静脉血中铁离子并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离子在血液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Fe2+存在于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中,原卟啉与Fe2+形成四配位体螯合的络合物,其外围被血红素分子的珠蛋白链的氨基酸残基包围着以提供飞机型低介电的环境保护Fe2+不被氧化为Fe3+。同样,有些动物血液中的Cu2+也是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动物血液的颜色不一定就呈现某种离子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