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人祭神活动有哪些故事?

2025-03-29 11:31: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出土的公牛石像,双眼和双角的空洞可能是镶嵌物遗失所致。从公牛的头部到臂部,背部到腹部均有两个孔道贯通,因此可能是一种祭祀仪式中用于灌水的用具。献祭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日常进行,一种是每周、每月或每年进行。在前一种情况下,国王以人民的名义向神进贡,但国王个人的贡品也要加上。在后一种情况下,主要是举行节日庆祝活动,也包括在特殊的重要场合为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举行献祭——在泥圆筒印章中常常可以见到对这两种献祭活动的描绘。诸神得到的贡物主要是食物、饮料、牲畜以及油等。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拉伽什城邦的统治者古地亚曾把大量钱财用于修建和修复神庙上,两块大的泥圆筒章详细地记载了他的虔诚活动,汉谟拉比以及后来的尼布甲尼撒时期规定的对马尔都克神的贡品虽然没有像拉伽什那样多,但在巴比伦晚期,乌鲁克城安努神庙的日常贡品也是相当大的。在盛大节日,向神庙进贡的牲畜的阿卡德时期的宗教祭祀场面(约前2270),刻画在圆筒印章上。数量更是惊人,例如,在尼普尔的思利尔神庙发现的一份员贡品单中,光牲畜就有3569头之多。新巴比伦目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曾夸耀,在阿基图节“我带来金、银、贵重石料、多彩的服饰、山中和海里的宝藏、成熟的肥公牛、干净的牲畜、小羊羔、小山羊、清洁水中的鱼、天空中的鸟、家禽、公鸡、玛拉图鸟、鸽子、洋葱、麝香、丰饶的植物、黄金床的装饰物、黄金战利品、枣、来自第尔蒙的梨、白色的无花果、啤酒、蜂蜜、黄油、奶油、牛奶、精制油、专用于宗教仪式的油,所有这一切都是丰富的……我每年都以高质量和丰盛的礼物进贡”。

献祭在神庙顶上特定的祭坛进行。牺牲或者被屠宰,或者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功美尔人的药典,距今有四千年历史。被烧死,同时,进行奠酒和焚香。香炉是神庙仪式中最常见的设备,人们认为,燃烧芳香的树木既可以用来涤罪,还可以作为对神的供奉,因为神是喜欢芳香的气味的。美索不达米亚各城市都规定有自己的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节日和年历,月份都以当地所庆祝的宗教节日命名。到公元前2000年,尼普尔的年历被普遍接受。年历所定的宗教节日,一般都是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如:庆祝拴上犁头的仪式,解开犁头的仪式,收获仪式,等等。在宗教节日里,王后有时要遍访她的领地,向诸神和被认为具有神力的已故行政官吏献上大麦、麦芽和其他农产品。春天的一系列祭祀实质上是祈求丰收的仪式,收获节日则是具有感恩性质的仪式。在仪式中,常常是国王和最高的女祭司扮演两个神,通过他们的结合来象征性地表示对丰产丰收的愿望,同时也是以此确保国王因上配女神而获致长生。

阿卡德时期的宗教祭祀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