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巴比塔是怎样建造的?

2025-04-25 23:36: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尼布甲尼撒时代的陶制圆筒,上面的铭文讲述了一座庙宇的建设情况关于巴比伦的巴比塔的来历,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人们在向东迁移的时候,走到一个叫示拿的地方,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平原,于是就定居于此。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于是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显示我们的力量和团结,免得我们分散在各地。这座塔就是著名的巴比塔。上帝听到这个消息,决定离开高高的天庭,亲自到人间来看个究竟。当他看到世人所建造的通天塔时,真是又惊又怒。他暗自盘算:现在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民族,尼布甲尼撒觐见

室正面的外墙一种语言,互相团结,力大无比。他们今天能建造这样宏伟的城市和高塔,以后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神还怎么统治人类?于是上帝就降临到人间,变乱人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语言不通,离散到各地。这样人们便纷纷离开巴比伦城,巴比伦城的建设被迫停止,巴比塔也因此半途而废。

另一种说法是: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参加修塔,其中就包括圣经中记述的修建巴比通天塔“巴比伦之囚”。据说他曾命令手下官员要将此塔建得高入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

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的巴比通天塔共有七层,象征着七曜星,总高90米,塔基的长度和宽度各为91米左右,每层墙体表面都镶有不同颜色的琉璃砖,最高一层是天蓝色琉璃砖。这是一座小神庙,神庙四角镶着黄金,庙内供奉着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的金像。神像据说重达800埃兰特(1埃兰特=30.3千克)。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通天塔的场景

饱受苦难的犹太人把象征着巴比伦强盛无比的巴比塔视为压迫者狂妄的象征,内心诅咒着巴比塔,渴望上帝早日毁灭它,使自己获得解放。巴比塔后来却真的崩塌了。不过,这并不是犹太人诅咒的结果或是上帝的功劳,而是波斯的统治者造成的。在波斯帝国时期,巴比伦屡次发生反波斯起义。这些起义被镇压之后.波斯国王便下令把这座神庙中供奉的马尔杜克金像熔炼成金块,运往波斯都城苏萨。从此,马尔杜克神庙失去了往日的荣耀与辉煌,门庭萧条,寺塔也就听任风吹雨打,逐渐成为废墟。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国时,巴比伦已成为一片瓦砾堆。他曾经亲自到寺塔故址凭吊,并想重修寺塔,以讨好巴比伦祭司集团。可是这项工程仅清除瓦砾一项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这还不算重新修建塔寺本身的工程。由于工程过于浩大,亚历山大又忙于新的远征,只好放弃了重建计划。这座古代西亚建筑的奇迹也就逐渐地被风沙掩埋在荒漠之中,直到近代才重新被人们发现。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座巴比塔的记载,他在公元前460年游览巴比伦城时,曾见到了已经荒弃的巴比通天塔。按他的描述,巴比塔有一座实心的主塔,高约201米,共有8层,外面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并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希罗多德记下的塔基每边约90余米,高度也约90米。他还记叙巴比通天塔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还有一张金桌子。希罗多德的记载,大致把巴比通天塔的巍峨雄伟描绘出来了。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笔下的通天塔1899年,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韦在巴比伦遗址进行挖掘时,挖掘到了一座塔的巨大塔基。塔建造在一个名叫“萨亨”或”盘子”的凹地里。据科尔德韦测量,塔基每边长87.78米,塔与神庙总的高度也是87.78米,共7层,第一层高32.19米,第二层高17.56米,第三、四、五、六各层均高5.85米。据测算,神庙约高14.63米,墙壁包有金箔,饰以淡蓝色的上釉砖。该塔建造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这个庞然大物俯视着附近整个地区。科尔德韦认为,这座塔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

圣经中记述的修建巴比通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