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相对是一个流感多发季节,特别是上了岁数的中老年群体,使其身体此时处于极具免疫力低下的,一旦受到外界的寒凉刺激,继而发生流鼻涕、鼻塞、发烧等表现症状,所以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很重要。那么,中老年人如何预防流感呢?
1、吃得不多
这些人通常一日三餐中有两餐十分简单,两片全麦面包、几片生菜就能解决。德国曾有研究表明,过多食用肉类、乳制品等,可降低人体抗病毒能力。食用过多的高糖食物,会消耗体内水分,引起口干,降低免疫力,进而诱发感冒。建议可以从限制吃糖做起,多吃蔬菜以及一些不太甜的水果,如番茄、火龙果,赶走饥饿感。
2、懂得分散压力
处于高压下超过一个月的人,感冒几率比正常人高一倍,而承受压力超过两年,感冒的几率就会增加为四倍。这是因为,压力会引发肾上腺素持续释放,妨碍其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还有碍于免疫细胞的繁殖。因此,要懂得处理压力,比如做家务、看书、到户外跑步、骑车等,都可以有效缓解压力。
3、喜欢运动
适度运动能保护免疫系统健康,降低感冒危险,但是锻炼强度不要过大,否则得不偿失。建议每周至少做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4、爱吃葱姜蒜
研究发现,大蒜可作为强力抗氧化物及抗生素,还能缩短感冒痊愈时间。姜则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作用。葱具有较强的杀菌、抑制病毒的功效,有助增强免疫能力。做菜时适当放些葱姜蒜,具有良好的预防感冒效果。
5、不爱凑热闹
天冷的时候,商场、电影院里总是人满为患,如果总是去这些地方,无疑增加了感冒几率。人多、通风又不太好的地方,病毒浓度最高,建议尽量去通风好的地方,回来后用清水漱口,家里每天都要开窗换气。
6、爱洗手
病毒可以存活2~8小时,因此感冒和流感很容易传染,碰到门把手、桌子时就可能被传染。抵御感冒病毒,最有效的就是勤洗手,同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摸眼睛、鼻子、脸。
秋冬,无论流感是否大规模流行,中老年人都要提高预防意识,不存侥幸心理。因为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低下,与慢性器质性疾病患者一样,被列入流感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后,不仅症状比较严重,而且极易使原有疾病加重或恶化,还可能继发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
从中老年人实际情况看,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①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实在必要去应戴上口罩;②气候恶劣时尽量不出门,并随时注意防寒保暖;③绝对不到流感患者家中串门和探视;④居室定时开窗通风,尽最大可能避免烟雾侵袭,保持室内空气清新;⑤多吃优质蛋白质(牛奶、瘦肉、鱼、豆制品)和蔬菜水果,增强抗病能力;⑥经医生同意后接种预防疫苗。从理论上说,中老年人属高危人群,很有必要预先接种流感疫苗(每年一次)。但有心肺功能不全或过敏体质者,则不宜接种。由于中老年人身体情况较为复杂,故接种前应先与医生沟通,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