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嘴唇都弄破了还是好事?真新鲜
咱科学点行不行.
哨片的薄厚要看配合什么样的笛头.你用B45扣一个三号半的吹一试试.
单簧管的表现力要体现在轻盈灵动,音色通透丰满,用太厚的哨片再配一个口风很窄的笛头该是多么沉重的事啊耽误自己
另外下嘴唇和那摩擦?摩擦的目的是什么?单簧管是靠嘴唇摩擦震动的?
下唇拉紧作为簧片震动的支撑点是没错的.通过下巴拉紧下唇可以控制细微的音色.
你说那是自残.使劲咬下唇的我也见过......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楼主干吗不找个好老师把基础打好,免得遇见好为人师的二把刀耽误自己,反正网上说说是没后果的,大量的二把刀可以无限制的满足自己.
PS:哥哥你自己咬破嘴去吧 咬破了嘴您接着笑 您继续教您的学生咬破嘴吧
另外没那么多意外 VANDOREN算比较稳定现在都没多少人使了有很多高级货可以用
演出比赛我们都准备一盒用不着换号
找音色的过程是辛苦的,松松紧紧的调整你当是胸罩呢?
北京的音乐院经常有些大师班之类的,你来参加参加。
如果就你一人咬破嘴 那不是很好笑的事么?
PS:没功夫和你这二把刀废话,小弟不才吹了14年单簧管了,前后经历了6个专业老师,包括齐大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是我启蒙老师,我现在没从事单簧管职业,也就不提我的老师了。但是他们没一个告诉我咬嘴的,我嘴也从没破过,包括准备考试到演出录音各个场合(不是什么正经录音)有每天练习超过6小时的时候,我的下唇从没破过,学乐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什么进了大学或者换老师,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差不多,甚至是一本教材重复吹?
这是因为学习的过程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老师再帮你改毛病。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你回答问题还是要客观,你不保证你的观点是对的你就容易误导别人。学乐器一练十几年,走了弯路就是你误人子弟。
哨片用的过厚,为正常发声下嘴唇摩擦力会比平时大,这就导致了嘴唇破裂,这是好事,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出气量对以后的演奏有好处,(哨片型号建议一直保持在3号到3号半之间,如果你住在平原地区建议提高到3号半的哨片)嘴唇破不要当回事,多练练就好了(每次刚刚吹会很疼,不过练10多分钟就没有明显的痛觉了)
楼上帖子看了,哥笑了。
B45加3号半?谁叫你走这极端了,现在练好下巴的强度对以后是有好处的。万一来个意外情况,(演出中,比赛前……)顺嘴的哨片呲了,换一片马上就要吹,你怎么办?随身带的可以用还好,要是都比较厚,你怎么办?平时强化好比什么都重要,到时候薄的你就松点吹,厚的你也不会吹的脸红脖子粗。还有那自残的说法也挺搞笑的,你去问问哪个吹黑管的没破过嘴(一两级随便玩玩的一边去!),不付出代价哪有收获,哪个唱歌的没哑过嗓子,哪个运动员没受过拉伤,连考个高考都要出几根白头发,楼上这么娇贵打个包放保险箱里算了。坚持就会成功,楼主加油!
……大师班的人都学了十几年了好吗?嘴还破当然搞笑,楼主还是初学者来着。找音色是辛苦(那是人不适应哨片),刚卡上就能用的还是很多的。还有请不要把咱和那些混水摸鱼的“少年宫老师”相提并论。咱还是学生,为了贴补家用才教点散人,以后也不会去当老师,没那耐心。
都不对,嘴往下拉平就行
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