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基层工商所党风廉政建设

2025-04-25 18:43: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工商部门承担着市场监管、服务发展、消费维权等重要职责,各项工作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特别是基层工商身处监管执法第一线,直接面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是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纽带。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反腐败斗争,是新形势下工商部门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党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层工商部门履职尽责带好队伍的根本保证。现阶段工商部门正处改革创新关键时期,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适应当前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基层工商党风廉政建设。

一、抓责任,明晰廉政职责

把党廉建设作为该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支部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书记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副所长严俊兼纪检监察员,主抓全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原则,所长、副所长、所员之间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逐级分解到网格区、落实到个人,并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对违法违纪干部,坚决予以责任追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到位。

二、抓教育,筑牢廉政根基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队伍教育整顿、“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狠抓廉政教育,夯实廉政思想,促进队伍素质提升。集中学习,围绕三代领导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的理论政策、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廉政准则》、警示教育等为主题内容,组织大家学习讨论。让每个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珍惜今天生活,热爱工商事业。经常召开家庭助廉会、编发廉政短信、开展廉政演讲、廉政故事、廉政格言等活动,营造廉政文化,不断筑牢干部职工思想防线。

三、抓监督,树立廉政形象

强化外部监督。为畅通外部监督渠道,基层单位每年组织执法人员向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测评打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代表、行风监督员、企业代表、个体户代表参加工商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同时,设立廉政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悬挂岗位公示栏,将干部职工姓名、职务、相片、责任分工及联系电话全部对外公示,在注册窗口边设置《办事制度公开指南》、《办照须知》等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安装上下班指纹打卡机、视频监控系统,配备兼职纪检监察员,加强明察暗访,建立台帐式纪检监察日志,对干部考勤、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巡查监管等监控到位。突出财务联审会签,车辆管理、考勤登记、学习、职责等规定公开公示,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

四、抓制度,确保廉政运行

为确保廉政制度常态化,廉政建设有序运行,抓好基层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滋生腐败的现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聘请工商行风监督员,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坚持开展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工作作风、工作纪律的日常监督。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制度的完善等方式,深入推进基层工商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回答2:

近几年来,建邺区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在上级机关和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按照惩防体系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坚持和完善反腐倡廉基本制度,严格考核与奖罚,取得了一些成绩。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在区机关、在条线均保持位列前茅;连续多年无违法乱纪行为发生;被区、市分别评为无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廉政文化示范点;注册科还被评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领导重视,少数干部忽视,认为与已无关的思想还有存在;二是少数干部对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根本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还有存在;三是党风廉政教育在少数单位有时流于形式;四是廉政制度在一些环节上执行不力、监督不严格、庸懒散慢现象在个别人身上还有存在。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一加以改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我们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基层工商所处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第一线,上级机关的决策和措施绝大部分要落实到工商所贯彻实施。去年以来,市、区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行简政放权,充实了工商所执法职权,法律和行政法规也赋予了相应的职权。但是,权力是一面“双刃剑”,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权力伴生贪欲,必将成为催生腐败的温床。基层工商所党风廉政建设是分局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商所的每一名干部必须经得起权力的考验,顶住利益的诱惑,严格依法行政,才能真正树立政府的权威和工商队伍的形象,担当起监管市场的重任。因此,加强基层工商所廉政建设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基层工商所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谈点个人的认识。 廉政教育要警钟长鸣。腐败的根源在思想。解决好思想问题,教育是基础。应该说,在基层工商所,对廉政教育工作总体上是重视的,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廉政教育可虚可实,可紧可松,以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廉政教育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把廉政教育作为基层工商所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坚持经常抓,抓经常,积极探索廉政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尤其要在针对性、警示性、根本性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鸣到思想深处。针对性,就是正确把握基层工商所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针对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的地进行教育。警示性,就是“以人为鉴”,把一些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以引起警觉和震动。根本性,就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实践证明,针对性能增强实效,根本性能触及灵魂。 廉政规范要明确具体。建立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是加强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给基层工商所廉政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对基层工商所干部在廉政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工商所,除了执行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外,还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人员思想的实际明确基层工商所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使大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增强纪律观念。比如要完善“所务会议”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重大案件的调查处理,涉及减免费等重大问题均要提交所务会议集体研究,这样可以防止“暗箱操作”,避免履职风险;再比如在办案方面,要建立案件来源登记制度,所有案件线索和群众举报均须登记,坚决杜绝个人私自撤销案和有案不查行为。还有要建立扣留(封存)物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扣留物资出入库行为,各个环节都必须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廉政建设逐步纳入具体化、规范化的轨道。 廉政监督要严格到位。权力的良好运行必须依靠严格的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做好廉政监督,一是要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外部监督。应按照“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对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只要不涉及保密的,都要按“政务公开”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通过设立政务公开栏、举报电话、投诉信箱等形式,推行政务公开。二是通过执法检查和纪律监察落实纵向监督。要始终坚持大督查工作机制,加强对工商所的行政执法情况开展检查和纪律监察,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要认真落实电子监察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做到执法行为备案制;要坚持实行廉政提醒和廉情发布制度。通过开展逐级谈话、发布纪检监察信息、网上公布信访情况、明查暗防的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定期诫勉,防微杜渐,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要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评价制度,切实履行“一票否决”,对廉政和行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严格监督检查、实行责任追究。 廉政勤政要同步推进。加强廉政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这个中心任务,但这并不是说,抓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就可以忽视和放松廉政建设。大量的事实充分证明,廉政也要勤政,勤政更需廉政。作为基层工商所,要大力宣扬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要坚持弘扬正气,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要树立既干成事又干净的干事的工作氛围,让队伍始终保持一种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牢固树立“五个不让”的观念,即不让工作在我的身上耽误,不让差错在我的身上出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遭遇冷脸,不让腐败问题在我的身上发生,不让单位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