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基于旧有的GSM/EDGE和UMTS/HSPA网络技术,是GSM/UMTS标准的升级, LTE的当前目标是借助新技术和调制方法提升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如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于2000年前后提出。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在3GPP多伦多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LTE系统引入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Multi-Input &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20M带宽2X2MIMO在64QAM情况下,理论下行最大传输速率为201Mbps,除去信令开销后大概为150Mbps,但根据实际组网以及终端能力限制,一般认为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且支持全球主流2G/3G频段和一些新增频段,因而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也显著提升。LTE系统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简单化,减少了网络节点和系统复杂度,从而减小了系统时延,也降低了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LTE系统支持与其他3GPP系统互操作。根据双工方式不同LTE系统分为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和TDD-LT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二者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空口的物理层上(像帧结构、时分设计、同步等)。FDD系统空口上下行采用成对的频段接收和发送数据,而TDD系统上下行则使用相同的频段在不同的时隙上传输,较FDD双工方式,TDD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长期演进技术(英语:LTE,Long Term Evolution),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往4G发展的过渡版本,被俗称为3.9G。 长期演进技术是应用于手机及数据卡终端的高速无线通讯标准,该标准基于旧有的GSM/EDGE和UMTS/HSPA网络技术,并使用调制技术提升网络容量及速度。该标准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于2008年第四季度于Release 8版本中首次提出,并在Release 9版本中进行少许改良。
世界第一张商用长期演进技术网络于2009年12月14日,由TeliaSonera电信在挪威奥斯陆和瑞典斯德哥尔摩提供服务。长期演进技术是给予拥有GSM/UMTS网络的运营商最平滑的升级路线,但因2008年美国高通公司宣布放弃EVDO的平滑升级版本超行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使得拥有CDMA网络的运营商如美国Verizon Wireless(于2010年铺设完成美国第一张大面积覆盖的长期演进技术网络)、中国电信和日本KDDI宣布将迁移至长期演进技术网络。因此长期演进技术预计将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全球通行的无线通讯标准,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网络所使用的频段不同,只有支持多个频段的手机才可以实现“全球通行”。
虽然长期演进技术被电讯公司夸大宣传为“4G LTE”,实际上它不是真正的4G,因为它没有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要求的4G标准(也就是国际行动电信升级版);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才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要求的4G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