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疮痂病怎么防治?

2025-04-29 13:38:1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防治经验

1、抓好防治关键时期与时机:

A、定植前浸种,杀灭种薯携带的菌源,杜绝外部传染,防止土传菌源侵入种薯,使病原进一步繁殖造成潜在危害。对于秋茬上年发病地块采用穴灌或浇灌的方式,有效地杀灭菌源避免侵入种块或触生根系,构成寄主关系予以繁殖造成潜在危害。
B、幼苗期叶片喷施药液,幼苗吸收后其杀菌成分及营养成分传导至整个株体,既杀灭病菌又复壮株体,这也是中药杀菌与化学药剂杀菌的不同之处。在防治案例中植株提苗快,叶片厚、大、亮、绿,叶绿素含量高,株体免疫力强的原因所在。

C、花果期叶片喷施,上年或上季发病地块穴灌,是为了幼果期和膨大期杀灭菌原,避免在快速膨大期病原侵入块茎,此时期直至块茎表皮木栓化。
用药方案多样化:

中草药制剂具有无药害、无残留、不抑制生长的特点,这为用药方案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可以结合病害情况根据不同发病环境(温度、湿度),采用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剂量、不同的间隔期用药。
仅供老师参考

回答2:

马铃薯疮痂病由疮痂病链霉菌引起病菌潜伏在大多数马铃薯生长的土壤里。最初症状,是块茎表面发生褐色模糊的大如针尖的凸起,进一步发展增大,淡褐色消失,患病组织硬结。病斑之下栓皮细胞大量产生,最后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疮痂状硬斑。疮痂病菌可以在腐生性土壤中存活,一旦遇到适宜发病的条件,病菌孢子或菌丝就会从块茎的皮孔、伤口、气孔进入块茎为害。

马铃薯被害状

防治要点:①轮作倒茬,连作可加重病害发生,和非茄科、萝卜等作物轮作,可减轻病害发生;②选用抗病品种;③增施酸性肥料;④施用消毒剂:40%五氯硝基苯22.5~37.5千克/亩,或带病种薯用1∶20040%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⑤生长期间喷施10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000倍72%农用链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