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2025-04-26 11:51:1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对学生进行分组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低、中、高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15%、70%、15%,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为了减少显性分层的负面心理效应,老师可与每个学生个别联系,不予公布。学生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A层,为基础组;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为中等组;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C层,为优秀组。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祥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