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多于4~5岁发病,一般不晚于7岁。患儿的坐、立及行走较一般小儿晚,常在会走路以后才发现,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在3岁以后才引起注意。
随病情发展累及肩带及上臂肌时,则双臂上举无力,呈翼状肩胛,萎缩无力的肌肉呈进行性加重,并可波及肋间肌。假性肌肥大最常见于双侧腓肠肌,因肌纤维被结缔组织和脂肪所取代,变得肥大而坚硬。假性肌肥大也可见于三角肌、股四头肌等其他部位的肌肉,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随肌萎缩无力的加重及关节活动的减少,可出现肌腱挛缩及关节强硬、畸形,大约在12岁左右便不能站立和行走。不少患儿伴心肌病变,心电图多有异常。部分患儿智力低下。大约在20岁,患者多因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等死亡。
这个问题得咨询专业医生。而且情况也不一定,每个孩子病情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如果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说不定还有好转的迹象。
有机会恢复的,用心去帮助孩子。
这个是查什么项目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