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2025-02-24 03:35: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衰老性黄斑变性。它是一种能够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疾病,而中心视力是人们做一些“直视活动”所必须的,如阅读,缝纫和驾车之类活动。老年性黄斑变性累及黄斑,而黄斑则是您眼球中能使你看清细节的那部分结构,它不会引起疼痛。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发病与性别、种族无明显关系。双眼同时或先后受害。因临床表现不同,分成萎缩性与渗出性两型,前者比较多见,后者则仅为前者的1/10~15。
眼底黄斑病变在老年人中是比较常见的,是老年人黄斑区的一种特殊病变。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达15-33%。患眼黄斑部位出现渗出、变性或视网膜下出血。由于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区域,所以本病对视力影响很大。这种疾病的病因还不甚明确,西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而手术治疗目前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早期病变时适当补充抗氧。

回答2:

当受累眼黄斑区感光细胞慢慢被破坏,中心视力逐渐地模糊时,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便发生了。随着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恶化,您视野的中心会出现一个模糊的暗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斑功能逐渐下降,受累眼中心视力也会逐渐丧失。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症状是轻微视物模糊,可能有面部辨认困难,阅读或做其它事情需要更多的光线。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通常累及双眼,但也有一眼视力下降而另一眼似乎没受累。
玻璃膜疣是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最常见的体征之一。玻璃膜疣是位于视网膜下的黄色沉积物,通常见于60岁以上的人。可以通过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发现玻璃膜疣。

回答3:

老年性黄斑变性,特指年龄大于 50 岁的老年人视网膜中心区域(黄斑)出现的老年性改变,这些改变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渗出、瘢痕形成等,最终造成患者视功能的下降。最差的情况是,患者只能分辨眼前晃动手指头的个数,或者只能看见眼前的手在动而分不清有几个手指。

回答4:

老年性黄斑病变,顾名思义就是年龄大的人黄斑发生了病变。实际上这个名字现在是特指一类病变,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黄斑结构,尤其是色素上皮和黄斑区,出现典型的玻璃膜疣产生和色素上皮改变的特征性病变。在此基础上,部分病人可以进一步发生老年性黄斑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称为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如果没有继发新生血管的病变,则称为干性老年性黄斑病变。老年性黄斑病变是影响发达国家人群视力的最广泛的眼病,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不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是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