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用食物怎样调理?大神们帮帮忙

2025-04-30 07:52: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中医认为低血压的发生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有关,一般可分为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证型。运用辨证施治的调养方法往往能取得稳定而持久的疗效,且副作用小。饮食方面,多吃山药、薏苡仁、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瘦肉、羊肉及鸡、鸽子等禽类食品,具有滋阴益气、补肾健脾、温通心阳等作用,有助于促使血压回升;同时还应多吃含维毛素、微量元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如苹果、香蕉、桔子、菠萝、油菜、西红柿、韭菜及豆类制品等,各种营养摄入充分,才能使气血生化有源。⑴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频服,连服1周。方中人参以野山参或高丽参为佳,但其价格昂贵,一般可用生晒参、红参代之;气阴虚损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⑵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作茶饮,频服,连服10-20天。⑶黄精、党参各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查看原帖>>

回答2: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而实际上,低血压对人的危害同样严重。据门诊统计,患有头晕、乏力的中老年妇女中,低血压者约占1/5。 通常认为,血压若长期保持在90/60毫米汞柱或以下时,可称为“低血压”。医学调查显示:老年人中,2/5的中风患者、1/4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低血压会诱发中风与心肌梗死。随年龄增大,人的血管硬化程度会不断加重,特别是脑血管硬化与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可使它们调节血流量的功能逐渐减弱或丧失,这时只有靠一定的血压才能维持适当的血流量。当血压过低时,血流缓慢,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造成供血、供氧不足。同时,血流变缓还容易引致栓塞,从而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一旦得了低血压,采用中医治疗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有关。平时可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人参、黄芪等。在肉食中,要多吃瘦猪肉、羊肉及鸡肉、鸽子肉;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平时也应多吃一点,尤其是黄豆、黑豆、红豆等豆类食品,对控制血压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中医有些药物也可以起到升压的作用,患者可适当采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服用,每日1剂,连服1周。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连服10—20天。 3、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外,艾灸治疗对低血压有较好疗效,常用艾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就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回答3: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而实际上,低血压对人的危害同样严重。据门诊统计,患有头晕、乏力的中老年妇女中,低血压者约占1/5。 通常认为,血压若长期保持在90/60毫米汞柱或以下时,可称为“低血压”。医学调查显示:老年人中,2/5的中风患者、1/4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低血压会诱发中风与心肌梗死。随年龄增大,人的血管硬化程度会不断加重,特别是脑血管硬化与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可使它们调节血流量的功能逐渐减弱或丧失,这时只有靠一定的血压才能维持适当的血流量。当血压过低时,血流缓慢,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造成供血、供氧不足。同时,血流变缓还容易引致栓塞,从而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一旦得了低血压,采用中医治疗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有关。平时可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人参、黄芪等。在肉食中,要多吃瘦猪肉、羊肉及鸡肉、鸽子肉;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平时也应多吃一点,尤其是黄豆、黑豆、红豆等豆类食品,对控制血压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中医有些药物也可以起到升压的作用,患者可适当采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服用,每日1剂,连服1周。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连服10—20天。 3、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外,艾灸治疗对低血压有较好疗效,常用艾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就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