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后期型的后四艘蔚山级(FFK-956~959、961)进一步强化火炮战力,以三门Breda 双联装40mm机炮塔取代原先的30mm机炮,此外射控雷达更换为Samsung/Marconi ST -1802,战斗系统也换成英国法兰提(Ferranti)的WSA-423战斗系统,而平面搜索雷达也由早期型本级舰的Signnal ZW.06换为Samsung/Marconi ST-1810;至于两门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以及鱼叉导弹则未更动。
后期型蔚山级大部分的电子装备都由法兰提公司提供。后期型蔚山级的火炮数量颇多,并尽可能采用纵列式安装以加强单一侧舷火力,故整体舰容有二战时代火炮军舰的风味。蔚山级舰首的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并直接安装在舰首主甲板上,而是安装在船楼前方一个高出主甲板一截的平台,这显然是由于当时刚萌芽的韩国造舰技术尚未成熟,无法解决在主甲板打洞安装主炮的结构问题;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后方是高出一阶的另一个炮位,再后面才是舰桥,层层堆叠导致蔚山级的船楼结构被迫增高,提高了舰体重心,影响了耐波能力。 由于空中与水下作战威胁不大以及原始设计的定位,蔚山级仅拥有少量的近距离反潜与防空自卫装备。反潜方面,本级舰配备Signnal的PHS-32轻型近距离舰首声纳、两组美制MK-32鱼雷发射器以及位于舰尾甲板下方的两组深水炸弹/水雷施放轨;而在应付空中威胁方面,本级舰没有任何防空导弹系统以及专业的近迫武器系统,主要依靠电子战装备,舰上的小口径机炮应该能提供某种程度的防空能力,但在对付现代化反舰导弹时恐怕力不从心。此外,蔚山级的高机动性与高速性能对反潜而言却相当不利,因为它带来大量的噪音。
本级舰另一项颇受争议的地方是没有记取马岛战争的教训,上层结构仍沿用传统的铝合金材料, 这显然是为了尽可能将舰面的重量余裕用来配置更多武装,所以需要降低上层构造重量,但是易燃易熔,抵抗战损的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