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都有什么民族

2025-04-28 18:36: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沈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区。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沈阳有41个少数民族成份。即: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土家族、壮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藏族、达斡尔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黎族、畲族、瑶族、土族、高山族、羌族、鄂温克族、哈尼族、仡佬族、俄罗斯族、赫哲族、傣族、哈萨克族、仫佬族、鄂伦春族、水族、纳西族、珞巴族、毛南族、景颇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京族、拉祜族、塔吉克族、东乡族。

截至2015年,沈阳少数民族人口为70504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79%。其中,满族383376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数的54.38%;朝鲜族94600人,占13.42%;蒙古族94530人,占13.41%;回族72811人,占10.33%;锡伯族54628人,占7.75%;其他36个少数民族5099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0.72%。全市有7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街道、8个民族乡(镇)和256个民族村。[21]

回答2:

沈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区。汉族是自沈阳建城(侯城)以来就开始定居沈阳的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和蒙古族。沈阳是满清王朝发祥地,自1625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自辽阳迁至沈阳,满族人口大量聚居在沈阳。朝鲜族是二战时期日本从朝鲜半岛强迁过来的移民,经过吉林和辽宁的其它市、县陆续迁至沈阳,主要聚集在沈阳西塔地区。回族早在蒙古元朝,就有先人在沈阳活动,明末清初由关内陆续迁居而来,形成了小集聚区,以后大部分是从内蒙古、阜新、朝阳等市迁入沈阳。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沈阳有41个少数民族成份。即: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土家族、壮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藏族、达斡尔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黎族、畲族、瑶族、土族、高山族、羌族、鄂温克族、哈尼族、仡佬族、俄罗斯族、赫哲族、傣族、哈萨克族、仫佬族、鄂伦春族、水族、纳西族、珞巴族、毛南族、景颇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京族、拉祜族、塔吉克族、东乡族。
截至2015年,沈阳少数民族人口为70504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79%。其中,满族383376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数的54.38%;朝鲜族94600人,占13.42%;蒙古族94530人,占13.41%;回族72811人,占10.33%;锡伯族54628人,占7.75%;其他36个少数民族5099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0.72%。全市有7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街道、8个民族乡(镇)和256个民族村。
沈阳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截至2015年,其中满族主要聚居在东陵区、于洪区,共有113119人,占全市满族总数的29.51%。朝鲜族主要聚居在和平区、于洪区、东陵区和苏家屯区,共有65259人,占全市朝鲜族人口的68.98%。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新民市、法库县和康平县,共有58652人,占全市蒙古族人口的62.05%。回族主要聚居在沈河区、皇姑区和铁西区,共有34266人,占全市回族人口的47.06%。锡伯族主要聚居在沈北新区和于洪区,共有29503人,占全市锡伯族人口的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