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注:不包括影响所有者权益、商誉等项目的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是由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引起的,我举一个例子方便解释:假设A企业连续三年均实现利润总额为300,本年购入了一台设备成本为300,使用年限为3年,无残值(方便计算),会计是采用的年限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要求是采用直线法。由于折旧计算方法不一致,第一年期末账面价值;300-300*3/6=150计税基础=300-300/3=200计算本年应纳所得税时需要纳税调增:(300+50)*0.25=87.5确认本年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5=12.5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87.5-12.5=75同理第二年确认本年(本年会计与税法上的折旧均为100)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300*0.25=75第三年:会计比税法上折旧少50计算本年应纳所得税时需要纳税调减:(300-50)*0.25=62.5确认本年递延所得税费用=50*0.25=12.5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62.5+12.5=75由此可以发现其实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均是本年利润所应缴纳的所得税,其实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
我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与计税基础不一致,是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其变动记入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不做递延所得税费用处理。只有固定资产是。10万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贷方是所得税费用。也就是所得税费用是-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