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天宫院到北京当代医院怎么走吗?

2025-04-30 04:11: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公交线路:地铁4号线大兴线 → 地铁10号线 → 地铁5号线,全程37.7公里
天宫院
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12站, 到达角门西站
乘坐地铁10号线,经过4站, 到达宋家庄站
乘坐地铁5号线,经过8站, 到达东四站
步行约560米,到达北京当代医院
北京当代医院

回答2:

天宫院距离北京当代医院应该不远吧

回答3:

1.先锋实验小说中的叙事革命有哪些?并说明特点和意义
叙事革命:①淡化取消了小说的意义表达,让位于话语欲望的释放和叙述技巧的展示。
②采用“元小说”的手法,消弭小说真实与虚伪的界限,使文本充满不确定性。
③将人物、时间、空间等因素抽象化,使文本只有自我指涉功能。
特点:①结构混乱,荒诞变形
②颠覆传统,回避意识形态,重视感觉
③多采戏谑、夸张、反讽的写作策略
意义: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资源植入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土壤,给本土文学带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文学的色彩,激发了创造的热情,在激进的反抗姿态里透露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2.梳理王蒙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王蒙的创作阶段可大致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阶段,初露锋芒。1953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而被划为右派,下放改造。
第二阶段,重返文坛(1977-1979)。他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表达了对历史的痛切回顾,和对现实的深沉思考。创作了《表姐》、《最宝贵的》等短篇小说。
第三阶段,全新的探索和突破期(1979-1984)。发表了《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等短篇小说,《蝴蝶》、《杂色》等长篇小说,打破了小说单一的文体模式。开创了新时期小说变革的新河。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旗帜,而他被称为东方意识流小说鼻祖。
第四阶段,多项发展的成熟期(1985年后)。1986年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发表,标志着王蒙小说创作的真正转变。其“九死犹未悔”的对理想信念的忠诚,为忧愤深广的文化反省所代替,他对人的思考在深入。
90年代初开始,王蒙创作了季节系列长篇小说,记录了建国以来王蒙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既是逝去时代的挽歌,又是一份呈给历史的证词。作品有《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这一时期,其作品意识流手法有所减弱。而代之以综合性的艺术手法。
第五阶段,笔耕不辍,获奖不断。文学体裁灵活多样。长篇小说《青弧》《这边风景》、自传《半生多事》、微型小说《尴尬风流》。
3、谈一谈方方的《风景》及其独特的叙述视角
①《风景》是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被评论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风景》在对生存状态的还原上具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探索精神。在作品中,方方用冷峻的笔法,将底层人民地狱般的生存境遇和各样的生存状态原原本本地还原出来。
②《风景》以亡婴作为叙述者可以获得陌生化的效果,给读者造成新奇感。表现在用小八子这个死者的视角去叙述,让叙述者与笔下的故事拉开距离,把握小说的叙述基调,给人一种沉郁苍凉感,造成悲剧效果。其次,超越了叙述艺术的规范,继承了西方略带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4、分析《风景》中“七哥”这一人物形象。
七哥的目的在于进入上流社会,做个叱咤风云,一呼百应的人物。从七哥的挣扎与奋斗中,作者意在告诉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劣,生活地位的低下是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5、《你见过大海》赏析
《你见过大海》是韩东的诗歌代表作。在他的笔下,大海摆脱人生自由的象征,被还原为大海,本身显得平庸怠惰,平淡无奇。人对大海的幻想,感触,情怀在此已经全然不见,当人面对大海,仅仅不过是一个孤立无依的个体和一片浩瀚的水面而已。《你见过大海》这首诗超出了一般读者的阅读,期待事业诗歌的语言句式变化非常小,信息量尤其有限,没有丝毫的文学戏剧化效果,但这正是韩东语言的独特之处,“你见过大海”等句这样一再重复的诗句,摆脱了对先定的传统文化规范的精神依赖,接近了严格意义上的生命状态。
6、谈谈寻根文学作家对“根”与“文化”的态度。
肯定态度。代表作品有阿城的《棋王》,邓友梅的《烟壶》等,让读者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韧性。否定态度。代表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等,批判我们的民族常将自身的命运交付给某种荒诞而抽象的异己物。辩证态度。代表作品有冯骥才的《神鞭》,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乐观主义态度。
7、新写实小说的特征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
1、内容上不再是以往的重大题材,而是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池莉的《烦恼人生》主人公印家厚是一个现代化钢板厂的操作工,标准的市民阶层,整部小说表现的都是他一系列零碎繁杂的生活琐事。
2、人物塑造上,突破了“典型化”理论,不看重人物的个性,不是把人物当做独特的“这一个”,而当做“这一类”来塑造,人物形象因而更体现出概括性。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展示了主人公小林在日常生活的纠缠和磨损中一步步放弃理想,不断沉沦的生存轨迹。
3、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池莉的《烦恼人生》就是截取主人公从凌晨4点到深夜12点之间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作为主要情节。多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普通人的生活过程,结构开放,情节淡化。
4、世俗化的平易语言,在《烦恼人生》中印象厚老婆的语言很有特色,她一方面对丈夫骂骂咧咧,一方面又对儿子使用不文明用语进行纠正。
5、叙述的“零度状态”。新写实小说冷酷地看着笔下小人物们苦苦挣扎在灰色的庸常人生中。方方的《风景》以小八子的视角叙述展现了低层市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