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设计浮漂的理念及长期施钓的体会是,不管你用一支怎样类型的浮漂,必须调出浮漂的灵敏状态和表达稳定的鱼讯信号。其方法是:在当天钓鱼的水域,先将鱼饵拌好,然后开始调漂。
步骤一:空钩半水不到底。首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漂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一颗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你会发现浮漂往下沉没。之后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颗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漂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但要切记,你用的鱼饵大小要估计到它是不是就是在水底的大小,因为鱼饵从水面下沉到池底的过程中肯定会溶化掉一部分,一颗下常的鱼饵从水面到池底大概溶得只剩2/3左右。所经,调漂时只能将要用的鱼饵取出一小团搓粘,使它不容易雾化才对。以正常施钓鱼饵的2/3左右半水调漂,是一重要环节,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因为这颗鱼饵的大小决定了今天调漂的目数。如果你选用的浮漂浮力偏小,或漂尖的长度偏长,可以从修剪铅皮中使浮漂尖露出1目或1目半;假使漂体和浮力偏大,漂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调整漂尖露出半目或平水。
步骤二:两饵轻触底。调漂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可见浮漂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今天适合你鱼饵的调目。以这种方法调漂,完成双钩挂饵抛出,浮漂一定会缓慢下沉,接着再将浮漂往上移动,一下至双饵到底露出2目就可施钓。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因为“台钓”的浮漂功能主要是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许多争论性文章都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内容)。发生鱼讯时,是鱼饵在水下保持轻角底状态的信号为准。这种调漂方法绝对保证鱼饵 到底,两颗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漂的浮力不够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的调几目而造成浮漂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发生。
这种调法的目的是鱼饵重量的一半由浮漂的浮力向上牵引,另一半由池底来承托负担。
祝您玩的开心,掉的
<。)#)))≦鱼
快
1、首先将漂上好。
2.漂的深度调个1-2尺这样,以便在水里调试。
3.将铅皮包到铅皮座上,这时尽量多包些,估计比漂的浮力大些。
4.投放较深的水里,如果此时漂迅速沉没,看不见漂头,说明铅皮过重,应该提起来用剪刀适量剪去一部分,反复试几次,直到漂头露出少许,此时说明铅皮和漂的浮力基本平衡,这样也就可以了。
5.如果投放较深水里,漂大部分露出水面,说明铅皮太少,应该适量加上去,直到上面说的基本平衡为止。此仅个人的经验,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