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是银行工作人员忽悠欺骗客户的。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走司法程序。
客户在某银行存钱时,拿到手的却是保险公司的保单。一般情况下,这些被“忽悠”的储户拿到的“保单”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若储户未等到“保单”到期便将钱取出,将会损失不少钱,根本拿不到本应得到的银行同一时期内的利息。为了自身不受损失,一些储户“忍气吞声”,继续“将错就错”,续买起了某种保险。
“存单”变“保单”、消费者“被保险”的侵权现象并非“新闻”。对此,安师大司法实务教研室主任、安徽铭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陆在春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系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不规范做法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基于业绩压力和利益驱使;
部分保险销售人员为了让客户购买保险,而采取联合银行进行误导客户的不规范做法。被侵害群体一般为郊区文化水平较低群众、妇女、老人及不常关注相关信息的人群等。
陆在春说,出现“存单”变“保单”的不良现象,折射出银行和保险公司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杜绝类似情况的出现。
同时,广大群众也要加强防范意识,认清自己到底是在银行存了钱,还是买了保险。若已经遇到了被保险的情况,一定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必要时可到当地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或者依据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扩展资料
从2014年4月2日起,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银保新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正式实施。
为揽业务,不少保险公司借助银行网点,推销自己的保险产品,存款变保单、理财变保单等销售误导现象屡屡出现。
银保新规将银保渠道保险产品的犹豫期从10天延长到15天,同时,市民在犹豫期内退保,保险公司只能收取最高10元的工本费。
同时,保险人员驻点销售被明令禁止。
监管部门还从银行扣费环节作出了详细规定,避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存款变保单。
银保新规要求,保险公司在划扣首期保费24小时内,要以保险公司的名义,向投保人的手机发送提示短信。提示短信应当通俗、简练,便于投保人阅读和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存款变保险乱象多 新规令保险退出银行
参考资料来源:安徽网-芜湖一储户到银行存款 结果20万元变成保单
兄弟,那是邮政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据你所说是五年期的分红保险,到期获得期满保险金(这个要根据你的年龄确定),每年分红、意外身故三倍赔付。总的说就是保障+本金+固定收益+分红。
您好,在收到保单之日起十天之内可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保险单(若办理保险时办理了存折或银行卡是需要携带的)到原购买保险的邮政储蓄银行营业厅办理全额退保。
都是骗子、我老妈也是5年到期后取的、还没有正常利息高了、有利息的一半、我的也是6年的到了2年就赶紧取了、还亏本12000、现在一直投诉、希望可以给我退我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