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的名字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是根据嫦娥命名的。
嫦娥一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帆板展开长度18米,预设寿命为1年。
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
扩展资料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日,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嫦娥一号到嫦娥5T:精彩纷呈的月宫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中选标志“月亮之上”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月球探测的内容不言而喻。专家认为此作品中国韵味十足的创意独特,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10日在京举办了“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发布暨颁奖仪式”。国防科工委新任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强说,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全国征集的方式为重大航天探索工程设计标志。月球探测工程是一个有着巨大感召力的科技创新工程,工程标志将代表着“中国探月”所昭示的精神力量。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