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中有一句刘馥为什么说是不吉之言?

2025-04-26 21:54:3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不吉之言”作何解呢?我认为是根据单纯的字面理解。“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体现了“无家可归”,等同于“丧家之犬”。而“丧家之犬”在中国文学中就常常用来形容人落魄失势和失利逃跑,如“急急如丧家之犬,匆匆如漏网之鱼”等等。而事实上,在《演义》中,曹操在失败后确实如此,几次被东吴和刘备拦截,不敢去南郡,不敢去江陵,损兵折将的确如“丧家之犬”,应验了自己的“谶语”。——这种性质的“谶语”在皎《演义》中有好多,也算是它引领的一种文学风格吧。
皎皎如月”还是“明明如月”,两种都可以。古诗词在传抄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错别字和口头流传过程中的以讹传讹,往往会出现同一首诗词有着数个个别字句不同的版本流传。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其中“乱石崩云惊涛拍岸”一句也有版本写作“乱石穿空”。你提的问题也属于这一类。曹操想表达的意思:“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绕树三匝”中的“树”指的就是当时的孙吴;“无枝可依”中的“枝”指的就是当时孙吴的战斗力。曹操在特指刘备是“弱小”的乌鹊后,又接着把孙吴比成了“无枝”的树。意思是说,刘备不是去依靠孙吴了吗?但孙吴也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是无法让刘备来依靠的。

  在曹操看来,当时的形势已经对自己非常有利了,只要他能够取下江东(孙吴),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了。《短歌行》集中表达了他对于“赤壁之战”必胜的决心,并借此来激励自己手下的将士们。

回答2:

我上面的上面说的很在理,很符合当时语境,我沉默中。。。。。。。。

回答3:

上面那位热心人说的不错,我都没言可发了。